湖北人對于家鄉沒有省的概念,只去分成武漢人,湖北人,在內心深處其他地市人是看不起又有點怵武漢人的,不信你試試,你問一個在武漢的黃岡人,他會始終認同自己是黃岡的,哪怕十幾年居住武漢,也不怎么認同是武漢人。我估計,90%左右的人會選擇定居武漢,棗莊適合定居這個問題有待各位詩友共同探討。
1、山東棗莊市人怎么樣?
在回答這個問題前,我想先給題主講個故事。一位老人坐在小鎮城郊的路邊,一位陌生人開車路過,下車問老人:請問老人家,這個城鎮住的是哪種類型的居民?我想搬過來住呢!老人問:你剛離開的小鎮是哪種類型的居民?陌生人說:那個小鎮上住的都是不三不四的人,我住在那里很不快樂,所以想搬走。老人答:那恐怕你要失望了,我們鎮的人也跟他們差不多,
不久之后又有一位陌生人問老人同樣的問題,老人又同樣反問:你剛離開的小鎮上的人們到底是哪種類型的人?這位陌生人回答:那里都是非常好的人,但我是想尋找一個比那更有發展機會的小鎮。老人說:你很幸運,年輕人,這里的人們跟你們那里完全相同。你將會喜歡他們,他們也會喜歡你,講完這個故事,其實題主也就知道了我的回答:相由心生、境由心造。
2、山東棗莊適合定居嗎?
棗莊適合定居這個問題有待各位詩友共同探討,民間有句俗語叫做一一生處不嫌地面苦。意思是說人出生在那里,一般都不會嫌棄出生地,也就是說,出生在什么地方,就要去適應并開發建設好那個地方,這就是人民創造歷史的真正動力,也就是華夏五千年的文明史。北京、上海、山東的青、煙、威等城市是宜居城市,總不能都一窩蜂聚居這些地方吧?因此說,當地人出生在那里,那里就適合定居,
3、武漢郊區哪里適合定居?
武漢郊區哪里適合定居?武漢郊區在武漢都稱作遠城區,老實說,幾個遠城區你在哪里定居都沒有問題,都能正常生活,但是各個遠城區的特點和側重點不同,具體看定居人各自的情況,遠城區我跑的也不太多,只能講個大概。下面就按題主問題中各遠城區的順序介紹如下:一、首先是江夏區如果我沒記錯,應是武漢第二大下轄區,有的四五線城市整個也就這么大,江夏區多湖泊,生態好,風景美,交通不擁堵,街道特別干凈,由于與東湖高新區接壤,高科技產業、現代加工業發達,農業生產水平也高,區政府特別會打算盤,所以經濟發展在武漢的新城區中一騎絕塵,交通上現有一條七號地鐵線在該區,還將在軍運會之前開通地鐵八號線,還開有市內有軌電車之類的,
重點中學是江夏一中。江夏區湖泊濕地保護的非常好,上圖是藏龍島濕地公園,二、蔡甸區應該是武漢第三大的下轄區,生態環境好,也有不少湖泊,醫療條件不錯,同濟協和都有分院在該區,重點中學是漢陽一中,旅游資源也是非常豐富,居住環境十分優美,所以又各種設計風格獨特的經典建筑小區,雖然它目前不是沖在前面的遠城區,但是發展后勁也十足,大家都知道武漢和法國交流很多吧?所以蔡甸有中法生態城。
蔡甸地鐵現有四號線,據說以后還會再開通兩條線吧,有一次偶然乘坐四號線的時候,看到終點站是柏林,大吃一驚,問同行人難道是德國的柏林嗎,人家說,非也,是蔡甸的柏林,哈下圖是索河的荷花,雖然在武漢夏天到處都是荷花,不過索河的荷花據說有十里之長,三、漢南區已并入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原漢南區不存在了由于武漢的遠城區較大,又比較遠,所以了解漢南的武漢人并不多。
漢南區曾經作過武漢的泄洪區,在三峽工程修好之后,武漢基本就沒有洪水了,市里就準備將漢南區合并到蔡甸,結果漢南區覺得自己本來就區位差,再跟著最尾巴的蔡甸區,豈不是更沒有未來,所以反應激烈。要知道武漢的遠城區都不是省油的燈,都特別會打算盤,市里為遠城區也是操碎了心,最后將漢南并入了最牛的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漢南才舒心了,
武漢有兩個很牛的國家級開發區,一個鼎鼎大名的光谷,它原在洪山區的地盤上,力主創新。再有一個就是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下面簡稱經開區吧,經開區就跟武漢的城市性格一樣,直白無裝飾,人牛話少,具體請自行百度,這里就不吹了,這個區名企多,生活設施健全,它有縣級城市才具備的通用航空機場,有從幼兒園到大學的完整教育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