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1,2)和紀念劉和珍的理由分為兩層:一層是紀念殉道者,一層是警示庸人;第二部分(3、4、5),回憶劉和珍的生平,由認知過程、被害人概況、被害人特寫三個層面組成;第三部分(6、7),對“318”悲劇的思考,分兩層,分別論述了不當的許愿方式和永恒的精神。
全文的思想意義如下:在這篇文章中,魯迅通過悼念劉和珍等烈士,深刻揭露了帝國主義和封建軍閥勾結屠殺愛國人士的滔天罪行,強烈譴責了幫兇文人的卑劣行徑,熱情歌頌了中國婦女不屈不撓的精神,激勵革命者繼續戰斗。所以,這篇文章不是一般的悼念文章,而是歌頌“為中國而死的中國青年”的悲壯戰歌,是反對帝國主義及其走狗的戰斗口號,是激勵青年勇敢戰斗的革命號角。在段反動政府的通緝聲中,魯迅不畏犧牲,堅決站在愛國群眾一邊,以最大的悲憤寫出了這篇文章和一系列關于“三·一八”慘案的雜文,揭露了反動派的劣根性和兇殘性,鼓舞了革命群眾進行斗爭,發揮了巨大的戰斗作用。
2、高一語文必修一第七課《 紀念 劉和珍君》段落歸納第一部分(1,2)和紀念 劉和珍的理由分為兩層:一層是紀念殉道者,一層是警示庸人;第二部分(3、4、5),回憶劉和珍的生平,由認知過程、被害人概況、被害人特寫三個層面組成;第三部分(6、7),對“318”悲劇的思考,分兩層,分別論述了不當的許愿方式和永恒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