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云港所處位置有些許尷尬江蘇省的沿海城市,主要是包含有連云港、鹽城、南通這三座,其中連云港的港口屬性在國內知名度比較高。連云港處在江蘇省內的東北角,與江蘇省內傳統的經濟發達區域相隔甚遠,當然隨著省份整體實力的提升,沿海城市肯定也會水漲船高,但是優先發展肯定談不上,江蘇省未來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經濟重心肯定還是會集中在蘇南這些城市,因為江蘇是典型的沿河優于沿海的省份。
1、江蘇有哪些沿海城市?
本人不是江蘇人,說說對江蘇的感覺吧!可能說的不太對,既然邀請了就回答一下吧!說到江蘇,最近兩年經濟發展很快,GDP規模也排在了全國前兩位!蘇北落后一些,發達地區應該還是長江以南,江浙一帶!沿海總是比內陸城市發展好一些,連云港,一直是貨物運輸量比較大的港口城市!鹽城,有朋友在鹽城工作,不過,不怎么熟悉鹽城!江蘇的港口城市不多吧,南京也算嗎?算內河港口吧。
2、江蘇省未來會發展沿海城市嗎?
首先,從來沒有發展誰而不發展誰的概念,但是不管是從城市格局來看,還是從省份的地勢地貌來看,江蘇省未來在海洋上做文章意義不是特別大,甚至比較雞肋,當然隨著省份整體實力的提升,沿海城市肯定也會水漲船高,但是優先發展肯定談不上,江蘇省未來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經濟重心肯定還是會集中在蘇南這些城市,因為江蘇是典型的沿河優于沿海的省份。
江蘇經濟主要集中在沿長江城市我們都知道,在我國有兩個經濟圈比較發達,一個是長三角一個是珠三角,江蘇省長江穿境,而廣東省是珠江穿境,這兩條江河在我國貿易運量都比較大,但是廣東省主要是依托沿海港口,而江蘇省主要依托是沿河港口。之所以形成這樣的差別,與兩個省份的地勢地貌有很大關系,江蘇省整體是一個平原省份,缺少天然形成的大型海港,而廣東省的大型港口分布非常多。
連云港所處位置有些許尷尬江蘇省的沿海城市,主要是包含有連云港、鹽城、南通這三座,其中連云港的港口屬性在國內知名度比較高,但是連云港處在江蘇省內的東北角,與江蘇省內傳統的經濟發達區域相隔甚遠。另外北部有青島港,日照港,南部有上海港,寧波港等大型港口的沖擊,使得連云港的吞吐量不是特別高,如果優先發展連云港,那么勢必會造成省內南北溝通成本增加,
江蘇向北更多是指南京當前江蘇省實行的整體戰略是經濟中心向北移動,但是向北的城市更多是指南京。因為江蘇省的經濟長期與上海有不可分割的關系,這導致江蘇在未來綜合競爭力會持續處在上海的影響力之下,如果想要減少上海的影響力,那么提升省會首位度是必然的計劃,因為只有這樣,才能持續引領江蘇北部城市,使得江蘇省的綜合實力不斷提升,這樣的策略下優先發展沿海城市意義不大。
3、為什么江蘇沿海沒有良港?
海岸條件不太好,都是灘涂,簡單說就是長江和淮河沖積的泥沙,但是有另外一個因素需要指出:因為泥沙淤積、圍海造田等原因大大減少了港口的建設,而且鹽堿化重,供養不起大城市江。最主要的原因主要有三點:1、政策力度不夠,江蘇重點發展南京及蘇南,而與連云港條件類似的日照在山東省的照料下這十多年發展迅猛,隱然超越連云港之勢;2、本身缺乏經濟腹地,周邊縣市除日薄西山的徐州外,其他城市均不足以提供足夠的消費市場;3、南北夾擊,北有天津青島、南有上海寧波,隴海線大量的物流資金流從鄭州徐州便開始分流,
這種情況下,連云港又作為地級市往副省級城市的最佳跳板,缺乏城市發展上的連續性,折騰了二十多年,始終徘徊不前。鹽城是沿海最大的地級市之一,同時也是革命老區,鹽城臨海部分是連綿的灘涂,缺乏深水港口條件,臨海部分中北段與連云港一樣作為鹽業基地進行開發,南端部分被作為丹頂鶴的棲息地來進行保護。發展條件為沿海三市中最差,
南通在90年代與鹽城的情況類似,港口條件同樣慘不忍睹。不過20世紀后,爭論N年的南通港在王院士的力薦下塵埃落定,南通港擴建,自此與上海共建國際航運中心,隨即蘇通大橋、崇啟大橋、崇海大橋、滬通鐵路、南通機場等開建,目前進入發展的加速期,隨未來上海崇明島的進一步開發,以及蘇州沿江部分的飽和,南通有可能超越常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