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此看來,這個超市的生意還是算可以的,收入也是不錯的;但是,要付出50萬的轉讓費把它轉讓過來,還是有很大的風險必須歸避。如果在深圳這個生活超市是以經營蔬果魚肉生鮮為主的超市,能做到一萬五千的日營業額,店面面積應該在200平左右;在深圳,一個200平面積的門面租金,只要是位置稍為好一點的,月租應該都要達到兩萬左右,這樣,這個生活超市的年租金就是24萬,再加上一年要開支的水電雜費約5萬元,一年的租金和水電雜費就是29萬元。
1、深圳的生意好做嗎?
在深圳的話,大多數實體老板,交完水電、房租,還有給工人發工資,剩下的,也沒多少了,而且,這些轉讓的商鋪,還得倒騰裝修,很多都是做滿不到一年就轉,半年內轉的比較多了,做餐飲行業的話,生意一般,也得要2年左右時間差不多才可以回本,很多老板也是因為看到回報太小,店鋪租金貴,起早貪黑!到最后的收入和回報不成比例,所以大多都選擇了放棄。
2、去海南深圳開超市哪個賺錢的機會大一些?
海南的旅游業很發展,游客多,海南賺錢的機會更大,更不可限量。深圳雖然是一線城市,工業城市,改革開放前沿城市,但發展已到了頂端,人口密度穩定了,商業體系穩定了,賺錢肯定是艱難的,做生意,像做事業一樣,眼光必須向前看,而不是向錢看!只有前看,目光長遠,才會賺到大把大把的鈔票!目前,海南旅游業非常火爆,超市生意,說起來也是小本經營。
3、湖北的油桃一塊五一斤,到了深圳超市11.8一斤,到底誰賺了?
湖北的油桃一塊五一斤,到了深圳超市11.8一斤,到底誰賺了?謝謝邀請!湖北的油桃一塊五一斤,到了深圳超市11.8一斤,只能說果農沒賺,從果園到超市出售,有兩種途徑,一是通過中間商,二是超市直接到產地收購。中間商賺多少不知道,因為不知道中間商是以多少價錢批給超市的,無論是以什么方式,這樣的利益分配很不合理。
果農付出的勞動成本最大,風險最大,收益最小,甚至虧本,以超市直接到果園收購來看,從湖北到深圳、二十四小時之內可以到達,人工費、運費、儲存費,每斤大概需要1.5元。當然超市的費用不能看表面,還有水電費、場地費人員工資、水果損耗等,每斤能賺多少不得而知,但肯定比農民賺的多得多,較之果農起早摸黑的干、不知每斤能賺幾毛錢?農民確實難!生產所需的農藥、化肥、種子等農資特貴,賣出的農產品沒一樣值錢。
收成好的年份,能平平過,收成不好、要虧本。從果農賣出的1.5元一斤的油桃到超市賣出11.8元一斤,可見農民的經濟地位、利益分配的偏差,且不是個別現象,而是所有的農產品都不值錢,付出與收獲是成反比的。這難道不值得人們深思?不值得全社會去關注?中國十四億人口,農民八億多,農業始終跟不上經濟發展的步伐,農民種田種到現在都有點不知所措了,種吧、沒有收入,不種、都已經五六十歲的年紀、既無一技之長、又不能外出打工,農民的出路在何方?要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丞須提高農民的經濟地位。
而提高農民的經濟地位,必須從農民的產出入手,農民種植的農作物值錢了,經濟地位自然提升。光靠幫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農民辛辛苦苦,起早摸黑種出的油桃只賣一塊五角一斤,轉手超市賣十一塊八角一斤。利益分配相差太大,太打擊農民種植的信心了,如此發展下去,貧富差距會越來越大。以上純屬個人觀點,如有不妥,請在留言處留下寶貴意見,歡迎大家積極參與探討三農問題,敬請關注三農創作者:英山人,
4、在深圳用二十萬能開一個超市嗎?
在城中村開一個小超市是差不多的。具體的開支如下:租金和押金,租金8000算的話,加起來差不多要2-3萬左右,轉讓費,又稱煙酒錢,這個比較多,要5萬左右,看具體情況。上沙這邊要10萬,但是這個錢,你如果轉讓店鋪的時候,是可以找下家拿回來的,所以算是押金。店鋪簡裝修,加上貨架這些,3-5萬應該能搞下來,剩下的錢就是第一批進貨了,差不多20萬能拿下來。
5、在深圳開小型超市,遇到地痞無賴恐嚇怎么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