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讓魏延鎮守荊州,面對曹仁的攻擊就未必能擋住。按照魏延這個個性,如果讓他來北伐襄樊,肯定比關羽還冒進,率軍大舉北上,荊州防御會比歷史上還弱,如果魏征鎮守荊州,要比關羽靠譜許多,荊州的失守,主要還是因為在漢中之戰以后,荊州實際上已經成為魏蜀吳三家人爭奪的中心,早在漢中之戰前,曹操就命曹仁南下攻打荊州,孫權和呂蒙等商議奪取荊州的計劃,劉備也有意從荊州北伐襄樊,荊州已經成為三家人爭奪的中心。
1、如果劉備讓魏延守荊州,關羽去奪漢中,是否能萬無一失?
當時的形勢,坐鎮荊州的主帥位置,沒有人會比關羽更合適,也沒有人比關羽更有資格,更沒有人比關羽有這個能力。論戰績來看,魏延雖猛,卻終究不低關羽,且不論三國演義中那些虛構的情節,單就歷史上的襄樊戰爭來講,憑魏延之力勢必難以取得。而魏延除了兵出子午谷的計謀外,多半只是小打小鬧,事實上,荊州之失,并非是關羽大意輕敵。
以當時關羽手中的兵將來看,單獨面對曹操或是東吳,都已經捉襟見肘,不過,在危難之際,同時也是為了減輕劉備爭奪漢中的壓力,關羽才動用節鉞之權,以攻為守,發動了襄樊戰爭。只可惜最終還是遭呂蒙抄了后路,致使功敗垂成,劉備讓關羽去攻打荊州第一是相信他的作戰能力,第二是相信關羽的人品,所以選擇關羽去完成這項任務是沒有任何疑問的,而魏延雖然有一定的作戰能力,但是和關羽相比,魏延不太可信,而且魏延不是一直跟隨劉備打天下的人,他只是一個降將,所以在劉備眼中魏延沒有那么可靠,也就不會將這個重任交給他去辦,所以無論荊州是否失守,關羽都是唯一人選。
2、劉備入川時如果讓黃忠鎮守荊州的話,會比關羽更合適嗎?
謝謝邀請!劉備入川時如果派黃總鎮守荊州,劉備拿下益州漢中,自稱漢中王后,下令黃忠攻打樊城,我們都知道,樊城守將是曹仁,也是將帥級的人物。曹仁和黃忠勢必有一場鏖戰,曹仁對于黃忠,沒有心理上害怕關羽那么嚴重。曹仁雖然打不過黃忠,守城還是沒問題的,這時,曹操派于禁率七路大軍,龐德為總先鋒來解樊城之圍。黃忠戰龐德?勝敗未知?黃忠能不能水淹七軍?更何況,后來徐晃又來增援,
3、假如歷史上,劉備讓魏延守荊州,能守住嗎?
有一點必須要提一下,荊州比漢中難守多了。所以完全按照魏延守漢中的成績來解釋換防就有點說不過去,不過從魏延的能力來說,他確實是除了關羽以外不錯的人選。“延既善養士卒,勇猛過人,又性矜高,當時皆避下之,”這是陳壽對魏延的評價。“然羽剛而自矜,飛暴而無恩,以短取敗,理數之常也,”這是對關羽、張飛的評價。這倆人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矜高”,翻譯過來就是高傲、自命不凡,
這或許是猛將的共性,尤其是對文人的態度,關羽和魏延真的很相似。魏延也是個喜歡找機會立功的人,諸葛亮北伐時,他就提出子午谷奇謀,體現出他疑似“冒進”的性格,這和關羽又有點像。不過從低位來說,魏延在荊州不會輕易出擊,因為他部曲出身,很晚才投靠劉備,劉備能信任他實屬萬幸,他不敢搞什么私自的軍事動作,這是身份使然而并非性格所致。
4、關羽守荊州魏延守漢中,如果二人對調,孫權能偷襲成功嗎?
如果關羽和魏延對調,魏延是無法守住荊州的,魏延無論在能力還是脾氣上,都要差于關羽現在網上很多人都過高的估計了魏延,認為他長期守衛漢中不失,又提出過子午谷計劃,是一個能力出色的武將。不過魏延守漢中不失,主要還是因為劉備任命他為漢中太守以后,魏蜀吳三方都把注意力轉移到了荊州,三家人在荊州一線展開激烈廝殺,先后爆發了曹仁南征荊州、關羽北伐襄樊、呂蒙偷襲荊州、蜀吳夷陵之戰、曹丕南征等一系列戰斗,漢中一線一直比較平靜,
而子午谷計劃不見于《三國志》記載,只有《魏略》提到而已,不去說能不能執行,就連真假都很難說。實際上在《三國志》中,魏延僅僅是以勇猛出名,并沒有太多表現,無論能力還是名氣都比關羽差著很多,而且關羽有的毛病,魏延一個不少,還更嚴重,關羽為人心高氣傲,因此和糜芳等人關系不好,這也是后來荊州失守的重要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