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確,山西很多地方都有山東村,其實不僅僅是山西,在陜西、河北也有許多山東村,東北更多。第一天,東線兵馬俑、華清池,游覽完畢,返回西安到體育館東路九號三秦大劇院觀看《三秦印象.我的長安城》,了解西安5000年歷史,了解西安美食,通過看劇后,知曉西安的過去、現在和未來,之后,前往大雁塔、大唐不夜城游覽;第二天,西線法門寺、乾陵,下午返回,晚上吃在永興坊或回民街,看鐘鼓樓、上城墻;第三天,陜西歷史博物館、小雁塔。
1、在運城有好多山東村,為什么這么多山東人在山西落戶呢?
的確,山西很多地方都有山東村,其實不僅僅是山西,在陜西、河北也有許多山東村,東北更多。要了解這段歷史,我們就回到清朝,當時的山東地方災害不斷。水災、旱災、蝗災、地震,最為嚴重的是黃河不斷的潰堤改道,在當時的山東災害一個連著一個,普通的老百姓要想活下去實屬不易,所以大批百姓逃離山東。我們來看一組數據,1,中央氣象局對1471年至1870年,山東自然災害發生進行分析,其中旱澇天氣合計出現為百分之六十六,極端旱澇出現頻次為百分之二十五。
2,清朝268年中,山東發生水災245次,幾乎每年一次,其中尤其以黃河水災最為嚴重,最為嚴重的一次發生在清咸豐五年的銅瓦廂大決口。這次決口黃河由以前奪淮河入海,變為由大清河入海,山東大片地區受淹,特別是位于新舊黃河之間的山東菏澤地區受災尤為嚴重。3,清朝268年間共發生旱災233次,也幾乎每年一次,4,清朝268年發生蝗災138次,平均大約兩年一次。
5,清朝268年間,地震也莫名的多,有震感的地震記載為283次,其中九次尤為嚴重,由于災害一個接一個,山東這農業生產受到了致命的破壞,糧食產量大減,百姓為求生存只能外出逃難。在外出路線中,有三條線路人最多,第一條就是最為大家熟知的“闖關東”,即向東北遷移。第二條,就是南下江淮地區,第三條就是西進,民眾向山西、陜西、河北逃離。
2、從山東煙臺市里嫁到陜西西安城郊,風俗和習慣來講會不會有什么問題?
問題不大,首先,山東和陜西同屬北方地區,飲食習慣大同小異,主食面食,饅頭、面條、餃子都吃。山東吃煎餅卷大蔥,陜西西安也吃煎餅夾菜,其次,陜西人直爽,山東人豪爽,在性格上差別不是太多,可以互補。第三,煙臺在海邊,海鮮多,常吃魚蝦海鮮,西安不在海邊,海鮮市場也不少,想吃就能買到,第四,煙臺空氣濕潤,刮臺風,西安空氣干燥,大風天很少。
3、假期想帶孩子去西安,有沒有西安本地人,給點建議,怎么規劃行程?感謝喲?
歡迎暑期帶孩子來西安旅游!西安文物古跡太多,沒有一個月時間,真的看不過癮,建議至少三天。第一天,東線兵馬俑、華清池,游覽完畢,返回西安到體育館東路九號三秦大劇院觀看《三秦印象.我的長安城》,了解西安5000年歷史,了解西安美食,通過看劇后,知曉西安的過去、現在和未來,之后,前往大雁塔、大唐不夜城游覽;第二天,西線法門寺、乾陵,下午返回,晚上吃在永興坊或回民街,看鐘鼓樓、上城墻;第三天,陜西歷史博物館、小雁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