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縣到宿州市約八十公里,碭山到宿州市約壹佰捌拾公里,兩縣在距離也與宿州市相距相遠,人文交流只是邊緣地帶有所交流(蕭縣),而碭山中間隔著蕭縣與宿州市更是八竿子打不著的關系,感情親近從何說起。相對宿州市而言,短短地幾十年的屬轄權怎么能與二千多年的血脈相連相提并論呢。
1、安徽省宿州市碭山縣未來有什么規劃?
碭山縣未來規劃發展目標近期目標,到2020年,鄉村振興取得重要進展,建立健全鄉村振興工作機制,制度框架和政策體系基本形成,區域性整體貧困問題得到解決,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穩步提升,農業供給體系質量明顯提高,生態宜居鄉村建設扎實推進,鄉風文明水平、鄉村治理水平和基層黨建水平進一步提高,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如期實現。
中期目標,到2022年,鄉村振興取得階段性成果,創建一批鄉村振興示范先行村,鄉村振興制度框架和政策體系初步健全,鄉村振興取得實質性進展,碭山縣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發展定位——中國果蔬食品加工強縣。依托果蔬產品,重點發展果酒、果膠、果藥等高附加值產品,不斷延伸產業發展鏈條,形成集聚集群發展態勢,加快推進果蔬食品工業行業技術改造和產業升級,全面提升產品質量和檔次,打造中國果蔬食品加工強縣,
——全省休閑觀光農業之縣。發揮自然資源和特色民俗文化優勢,挖掘文化內涵,以休閑、養生、度假、觀光為四大核心功能,打造集度假旅游、運動健身、文化體驗、觀光采摘于一體的休閑勝地,開發形式多樣、特色鮮明的鄉村旅游產品,帶動旅游康養產業的發展,將我縣打造成全省重要的鄉村休閑旅游目的地。——皖北省際城市群大花園,
利用碭山地處皖、蘇、魯、豫四省七縣經濟文化的交匯地帶,緊抓“雙高”時代機遇,依托碭山70萬畝果園,10萬畝經濟林,以美麗鄉村、美麗城鎮、美麗田園、美麗河湖等為載體,加強全域大花園大廊道建設,將我縣打造成皖北省際現代城市群大花園。到2035年,鄉村振興取得決定性進展,農業農村現代化基本實現,農業結構得到根本性改善,農民就業質量顯著提高,相對貧困進一步緩解,共同富裕邁出堅實步伐;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基本實現,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更加完善;鄉風文明達到新高度,鄉村治理體系更加完善;農村生態環境根本好轉,美麗宜居鄉村基本實現。
2、為什么蕭縣、碭山人很少來宿州,感覺和宿州人也不親?
有以下幾種原因:一、蕭縣、碭山兩縣原屬徐州管轄,與江蘇省徐州下屬的豐縣、沛縣,合稱豐沛蕭碭,徐州管八縣,豐沛蕭碭為上四縣,銅山、丕縣(現為丕州市)睢寧、宿遷(沒升級地級市前叫宿遷縣,后劃走升級為地市級離開徐州)為下四縣,一九五五年,為解決洪澤湖水患問題,把泗洪、盱眙縣劃歸江蘇,把蕭縣、碭山與泗洪、盱眙兩縣對換劃給安徽省后屬宿州市(原宿縣專區)管轄。
春秋戰國時期,豐沛蕭碭皆屬宋國管轄,蕭叔大心扶宋有功被封蕭地建蕭國為宋之屬邑,是全國蕭姓之鼻祖,秦滅六國建大一統,漢高祖劉邦起兵沛縣芒碭山斬蛇起義滅暴秦建立大漢王朝,設豐邑(豐縣),當其時,四縣并立,守望相助,村、地互連,親戚互通,血脈相連,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地緣親屬關系,兩千多年沿襲至今未有更改。
這是人文地理方面的原因,自然形成無法更改,歷朝歷代,豐沛蕭碭一家親,同屬徐州淵緣深遠,代代相傳,感情篤深,無人可以更改。相對宿州市而言,短短地幾十年的屬轄權怎么能與二千多年的血脈相連相提并論呢?二、蕭碭兩縣到徐州都是直線距離,交通便利,抬腳就到,特別是蕭縣,西、南兩面包圍徐州,改革開放前,蕭縣到徐州市中心二十三公里(縣城距離,西南線),南線官橋鎮到徐州市中心二十四公里。
現在,兩地南西都幾乎連在了一塊,徐州地鐵規劃決定修到蕭縣高鐵北站,開通后,蕭縣到徐州也就十分一刻鐘的距離。再說兩地到宿州市的距離,蕭縣到宿州市約八十公里,碭山到宿州市約壹佰捌拾公里,兩縣在距離也與宿州市相距相遠,人文交流只是邊緣地帶有所交流(蕭縣),而碭山中間隔著蕭縣與宿州市更是八竿子打不著的關系,感情親近從何說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