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經濟結構與產業結構領先合肥不知多少。我選上海,但并不是上海每個月比合肥多三千這個因素,這個月薪符合國家統計局制訂的“中等收入”標準,假如兩口子都是一萬月薪,日子也是幸福的,就拿汽車行業來上海集聚大眾,通用,上汽這么多的主機廠,一流的Tier1供應商也都在上海有研發與商務的總部,其他行業也大同小異。
1、如果北上廣月薪15000,省會月薪10000,老家縣城月薪5000,你會如何選擇?
我還是會選擇北上廣,雖說北上廣生活壓力大工作競爭激烈但是很多的還是會考慮自身發展問題。我個人覺得北上廣還是競爭公平一些,省會城市對好多人來說自己也是異鄉客,其實相對于我們來說生活工作較北上廣這種大城市來說是一樣的,但是唯一不同的是接觸的人群還是有差異的。對個人提高方面較一線城市還是會慢了點,老家縣城的話我一般5000塊錢不算少了,而且生活壓力會很小,如果對于屬于安逸一類的人未免不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話外音,在老家縣城能掙到一個月5000那是阿咪他佛的事情了,但是不是所有人都可以,你看一般在老家縣城能掙到5000一個月的人都是什么背景。說實話那個不是靠關系,所以對沒關系的我們還是不公平的很。我們普通人沒有關系可靠那只能選擇靠自己,讓自己選擇環境選擇拼搏選擇奮斗。因此我個人還是跟注重自身發展還是喜歡挑戰自我多些,
2、合肥一個月月薪1萬算高嗎?
合肥一個月月薪一萬算高嗎?我先說說我們煙臺,煙臺在全國來說算個三線城市吧。我認識一個朋友,她是研究生畢業,畢業就是失業,在家啃老好多年,為了找個對象結婚,隨便找個專業不對口的上班了,順利找個老公,然后在家生孩子,她老公在煙臺萬華工作,今年漲工資以前是一萬塊一個月,每個月還兩個房貸一個車貸,就剩下500塊錢,這油錢人情世故都不夠。
沒有辦法,這個朋友趕緊找個工作上班,她得工資就夠孩子上幼兒園的,兩口子假如沒有雙方父母贊助,恐怕喝西北風都喝不飽。合肥是省會城市,比煙臺起碼高一個半檔次,一萬塊工資,還房貸和車貸的話,恐怕剩下也不夠生活費的,假如沒有車貸和房貸,一萬塊絕對可以想吃的啥就吃啥,愛咋玩就咋玩。假如兩口子都是一萬月薪,日子也是幸福的,
3、在上海30歲,月薪一萬五稅前屬于什么水平?
這個月薪符合國家統計局制訂的“中等收入”標準。標準為:三口之家,家庭年收入在10萬元至50萬元者,但是,在上海,這個收入等級歸入“中等收入”隊伍還需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現分析如下:1,有房者,房貸還清,那么,一個人稅后收入在萬元以上,當然屬于“中等收入”水準,2,無房者,或剛買房正在供貸款,夫妻2人,還帶一孩子,如果夫妻另一方也有工作,月薪在5千元以上,那這種收入水準也剛好在“中等收入”之列。
3,沒買房,需租房,夫妻中的另一方無工作,那么這種收入結構就很難歸入“中等收入”隊伍,因為每月的剛性開支如下:1,房租及雜費三千至五千元。2,孩子的各種費用每月不能低于三千元,3,夫妻兩人的生活費,交通費等就所剩無幾了,平均每人的生活費不能低于二千元。如果一位家庭成員身體非常不好,需要常跑醫院,那家庭包袱就更重了!很明顯,這第三種收入攤分結構就還屬于一種低收入困難家庭,
4、在上海月薪10000元和在合肥7000元,你愿意選擇在哪里?
我選上海,但并不是上海每個月比合肥多三千這個因素。我以我血淚的教訓寫下下述文章!首先本人做一下自我介紹,我是江蘇蘇北人,江蘇讀的本科,一本重點院校;上海讀的研究生,雖然不是上海四大,但也是一所雙一流院校,研究生畢業前找工作,上海也有一些不錯的offer,一家大的央企,幾家汽車行業的外資企業,但我我最終為了愛情,放棄了這些offer,放棄獲得上海戶口的機會,去了無錫一家日資企業,從事辦公用品的研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