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業編制一般是經過事業單位人員考試或者單位直接去高校校招進入法院工作。在法院工作除了正式公務員編制的中央政法干警以外,還有地方事業編制、地方公益性崗位、勞務派遣人員、外包機構人員,從最近幾年開始,法檢不在增加事業編,并且逐年消化,意味著隨著事業編人員的退休,基層法院將沒有事業編人員。
1、法院事業編有前途嗎?
體制內的工作沒有說什么一定好過什么的的,比如強勢部門的事業編和弱勢部門公務員,有很多情況要考慮。體制內主要考慮兩方面,政治前途和福利待遇,首先看政治前途,公檢法、監察委和司法行政機關的公務員多數在這幾個單位內部流動,普通人一進去就一輩子,最多在這幾個單位之間流動,叢政治前途來說都可以,監察是常委單位空間最大,檢察院部分職能劃歸監察委后有點弱化,仍和法院一個水平吧,司法局最弱些。
二是待遇(公務員),改革后法檢員額法官檢察官待遇是普通同級別公務員待遇的三倍,這個待遇放在一線城市也可以了,沒入員額的法檢人員走行政和警察序列,比普通公務員高一點五倍到兩倍之間,司法局、政法委比普通公務員高一千多。這是面上的待遇,具體到不同地區的公檢法司等待遇又不一樣。南方沿海城市這些單位比海關還高,
具體到事業編,題主說后面的平臺是法院,一般是信息中心一類的,在同等機關里已經是比較好的了,信息中心的還是走專業技術比較好,早點評職稱是正道。高級職稱相當于副處或者稍低些,如果題主有政治抱負,一是可以繼續考試,主要是單位要同意才行。二是可以走調任的道,擔任機關副科級實職,直接進入公務員隊伍,綜合來看,法院事業比同類事業已經好了,待遇上單位福利跟公務員一樣,想走技術可以走職稱,想進入公務員隊伍可以考試和調任,相對來說選擇還是不錯的。
2、法院勞務派遣的人員是事業編制嗎?待遇好嗎?
不是事業編制,待遇一般不好,法院都有什么編制人員?在法院工作除了正式公務員編制的中央政法干警以外,還有地方事業編制、地方公益性崗位、勞務派遣人員、外包機構人員。其中公務員編制是必須經過公務員考試或者選調考試進入法院工作,事業編制一般是經過事業單位人員考試或者單位直接去高校校招進入法院工作。地方公益性崗位是經過當地政府組織的公益性崗位考試進入法院工作,
勞務派遣人員,是應法院的需求,勞務派遣公司招錄的人員,派遣到法院工作。外包機構人員是法院向第三方機構購買服務,第三方機構派駐法院承擔服務性工作的人員,比如物業人員,勞務派遣人員在法院你的地位通俗地說,公益性崗位屬于法院的臨時工。因為公務員和事業編制人員都有編制,俗稱的鐵飯碗,而公益性崗位是不固定的飯碗,一般稱為臨時工,
而勞務派遣人員,除了在法院工作以外,其勞動關系并不在法院,所以連臨時工也不是。本質上,其與勞務派遣單位存在勞動關系,而不與法院存在勞動關系,法院可以隨時跟勞務派遣單位解約,從而使勞務派遣人員下崗。勞務派遣人員除非去參加公益性崗位考試,否則也不可能轉為公益性崗位人員,更不可能轉為事業編制人員,勞務派遣人員一般工資待遇很低法院之所以讓很多勞務派遣人員進入法院工作,除了法院工作繁重,編制不夠的原因以外,還有一個重要考慮因素是勞務派遣人員相對好管理。
3、法院的書記員這個崗位是沒有編制的吧,具體待遇怎么樣?
從筆者所在的地區來看,法院的書記員有四類,待遇也各有不同,有編制的書記員,分為兩類。第一類,公務員編制書記員,司法考試從2002年開始后,法院已經在編的部分正式干警因為沒有通過司法考試,無法任法官,就轉成了書記員。這類書記員的待遇和現在的法官助理差不多,如重慶的五級法官助理,年收入在10萬左右,級別越高,會隨之增加一些。
第二類,事業編制書記員,因為歷史原因,部分基層法院還存在事業編人員。從最近幾年開始,法檢不在增加事業編,并且逐年消化,意味著隨著事業編人員的退休,基層法院將沒有事業編人員,這類人員的待遇和最低級的書記員差不多,上升空間不大,只是待遇由財政統一保障,比較穩定,有退休待遇,沒有編制的書記員,也分為兩類,第一,和法院直接簽訂合同的書記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