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收入多少才算可以,必須得按照階層和地域去區分。關于年收入多少的問題,不能一概而論,先得弄明白,該問題中年收入多少算可以中“算可以”的標準,從自己實際的情況來看,一個家庭年收入算可以就得從家庭支出和家庭收入雙方去平衡,按照不同階層的收入分配和支出,其中家庭年收入在10萬元以上的就屬于年收入不錯的群體。
1、在中國年收入多少算“中產”?
中產階級這一塊,通常最起碼在平均收入以上的,可以怎么說,把公務員為基本標準。家里平均收入5000/月,有一到兩套100平米左右住房,達不到這點水平,就更加日子過得艱苦了,中國的稅收大家恐怕也明白,70%來源于增值稅,消費稅,營業稅等流轉環節,30%來源于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消費環節。說明我們國家稅費是很高的,舉個例子大家就明白了,女人化妝品,70%就是稅收,也就是100塊錢的化妝品,70塊錢就是稅,那30塊錢,除了商家賺的錢,才是化妝品真正的價錢,估計在20塊左右,也就是說,現在的錢不經花,就是這個道理,
2、現在年收入多少算可以?
關于年收入多少的問題,不能一概而論。因為社會有著明確的階層和不同收入人群,也有城市和鄉村,有一二線城市,也有345線城市,所以,年收入多少才算可以,必須得按照階層和地域去區分。先得弄明白,該問題中年收入多少算可以中“算可以”的標準,從自己實際的情況來看,一個家庭年收入算可以就得從家庭支出和家庭收入雙方去平衡。
這就好比是國家財政收入和支出,如果收入大于支出,則盈余,如果支出大于收入,則財政赤字。家庭也是一樣,家庭年收入是大于支出,那么家庭收入就有盈余,也就是說家里聚會有存款和閑散資金,可以做理財規劃、資產性收入和做投資,相反,就說明家庭情況比較緊張,生活會過的比較拮據。家庭收入一般包括夫妻雙方公司收入、投資理財固定性收益、租房或者房產等固定資產投資收入、兼職等收入,
支出則包括日常生活開銷、醫療、看病和養老等費用、房貸車貸、孩子上學支出和其他特殊支出等。個人理解:將家庭的全部收入減去家庭的全部支出,如果有盈余,家庭生活就會比較寬松,過得比較舒服,家庭如果有存款、固定投資和理財收入,甚至做小生意有收入,那么家庭情況就比較好。這就是題目所說的“算可以”的標準吧,該問題的討論,必須涉及社會價值排序的討論。
將人群分為低收入人群、中產階級和富人窮三大類別,根據世界銀行和胡潤財富榜的統計:年收入在10萬到50萬元以內,屬于中等階層收入人;年收入在50萬元以上的,屬于高收入階層;年收入或者凈資產在600萬元至1億元以上的,屬于富人或者富豪階層。而年收入在10萬元以下的屬于低收入人群中,年收入在兩萬元以下的屬于貧困人口,目前在中國約占0.8億人口,
家庭年收入低于3萬元的屬于窮人,在中國約占2億人口。家庭年收入3至8萬元的屬于低收入家庭,在中國約占4億人口,中產階級中,年收入在8到30萬之間的人口屬于小康階層,約占中國人口5億。家庭年收入在30萬到100萬之間的人口,屬于小康階層中的中高收入人群,占中國人口比例約1.5億,富人群,年收入均在100萬元以上,而年收入在1000萬到1億以上的,屬于富豪和大富豪,以及超級富豪。
按照不同階層的收入分配和支出,其中家庭年收入在10萬元以上的就屬于年收入不錯的群體,按照中國經濟發展速度和國民消費水平的不斷提高,我們國家的薪資水平也在不斷增長。其中,全國女性平均工資已達到6500元的水平,男性平均工資則達到7500元的全國水平,就123線城市的白領來說,年收入完全在10萬元以上到50萬元之間。
但是,123線城市支出更多,消費水平更高、房價更高,教育投入也更大,所以,123線城市的白領家庭,要想過上比較富裕的生活,成為中產階級中的中高收入人群,必須往100萬的關口去邁。而低收入人群,一大群依然沒有實現小康生活的水平,也就是說年收入在10萬元以下,大部分見于中國的西部農村和中國貧困縣的農村,這部分人群主要以務農為生,而且農業生產和種植不能實現機械化和更加靈活的耕種方式,土地收入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