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可以肯定的是廣東衛冕三連冠主要有兩方面,一是利用11人輪換保證了每位球員的體力,二是用全場緊逼壓迫式打法,這一切都是靠著頑強的意志品質在支撐,這是其它球隊所欠缺的,畢竟輪換的人次有限,那么廣東這樣打法受到外界質疑聲不斷,都認為廣東這樣打法到了國際大賽中吃不開,將過早背上犯規的困擾,那么是真的嗎?分析一下:一,得先看裁判的判罰尺度,在我們CBA裁判眼中可能沒有什么,畢竟在國際大賽中很少執法,只能片面地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但是國際裁判可不這么認為,他們有一整套完善的機制,代表了國際籃聯執法的最高水平,太大動作還是要吃虧的,
二,支撐全場緊逼戰術的前提是板凳深度,到了國際大賽首先面對歐美強隊,無論在身體條件以及經驗上都比我們強,真要遇見碰瓷高手我們肯定吃大虧,況且歐美強隊戰術術養極高,機動性很強,破解二三聯防以及全場緊逼都是他們拿手好戲,身體條件不占優勢的我們很難使用全場緊逼,這套戰術其實是歐美強隊先發明出來的,不是漲他人威風,我們的很多球隊在破解這倆戰術還需任重道遠。
3、廣東隊的緊逼戰術,為什么在國際賽場上,也能如此實用呢?
首先可以說,廣東的全場緊逼戰術是杜鋒手上的一項重要武器,在CBA聯賽上無人能敵,往往到了關鍵時刻,杜導都會利用這種戰術化險為夷,自從本賽季總決賽后,有不少球迷及媒體提出質疑,都認為廣東全場緊逼戰術到了國際大賽上肯定吃不開,將會被判更多犯規,有的球迷甚至認為半場不到將被罰下幾人,可事實真是這樣嗎?通過亞洲杯預選賽以及奧運落選賽可以看出,廣東的緊逼戰術不僅不犯規,而且更加實用,而且杜導也把這一戰術貫徹男籃每一名球員身上,使得隊員們受益匪淺。
首先從亞預賽第三場對陣日本隊來看,當比賽進行至第四節中后段,當時男籃還落后7分,杜鋒隨即祭出這一殺招,通過全場緊逼以及聯防一下子打亂了日本隊節奏,周鵬更是身先士卒,利用強硬的防守,最終男籃才得以逆轉獲勝,昨日男籃對陣加拿大,杜鋒同樣使用了這一戰術,首節在球員們強硬的緊逼下,一度與對手戰成17平,可以說前三節男籃小伙子并沒有吃多大虧,只是第四節受體力影響才最終輸球,從第四節開始加拿大也是利用這一戰術,利用他們強壯的身體不斷向男籃施壓,說實話我們不是輸在戰術上,只是輸在個人能力上,也說明廣東全場緊逼戰術在國際大賽上已被廣泛使用,歐美強隊通過身體天賦運用更加熟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