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頭的“汕”字,并非是有山有水的意思。清康熙五十六年在地建炮臺、煙墩,稱作“沙汕頭”,以后,清政府在這里設站收取鹽稅,簡稱為“汕頭”,開端處叫“頭”,汕頭因此而得名,汕頭與汕尾在古代是人們設柵圍網捕魚的地方,因而汕由此而來,在古代的汕頭與汕尾都曾是一片汪洋,島嶼很多,到處是灘涂地貌。
1、汕頭為什么叫汕頭呢?
韓江一路南下其泥沙在南海海濱地帶的不斷沖積,并在潮汐風浪的作用下,在今汕頭老市區一帶形成一條自然的沙堤。這種沙堤就叫“汕”,開端處叫“頭”,汕頭因此而得名。汕頭市區因位于鮀濟河一側,三面環水,歷史上曾是半島,過去海灣盛產鯊鮀,故稱“鮀島”,所以汕頭又有鮀島的別稱。汕頭原是海邊的一個漁村,至嘉靖年間已形成沙脊,稱作“沙汕”。
萬歷年間沙脊積聚成片,稱作“沙汕坪”,清康熙五十六年在地建炮臺、煙墩,稱作“沙汕頭”,以后,清政府在這里設站收取鹽稅,簡稱為“汕頭”。鴉片戰爭之后開埠,,商業活動日趨活躍,具備商埠雛型,大批汕頭人被源源輸送到各國形成了龐大的海外華僑體系,汕頭是潮汕文化的發源地之一,凡“有海水的地方就有潮人”,有潮人的地方無疑就有潮汕文化的存在。
2、汕頭和汕尾的這個“汕”字在日常用語中很少用到,這個“汕”字的釋義是什么?
汕頭的“汕”字,并非是有山有水的意思,古代稱抄網類的捕魚用具稱之為“汕”。魚梁,用木樁、柴枝或編網等制成籬笆或柵欄,置于河流、潮水中或出??谔幱靡圆遏~,罳謂之汕——《爾雅·釋器》。那么汕頭與汕尾在古代是人們設柵圍網捕魚的地方,因而汕由此而來,在古代的汕頭與汕尾都曾是一片汪洋,島嶼很多,到處是灘涂地貌。
海產品豐富,人們在此以捕魚、販鹽為生,還有一種釋義就是魚在水里游動、擺動的樣子。汕,魚游水貌,從水,山聲,——《說文》南有嘉魚,烝然汕汕,——《詩·小雅·南有嘉魚》又如:汕汕(魚游水的樣子,如象聲詞)。汕在現代漢語中很少用到,而它是中國古漢語中的一個字,例如礐石的“礐”字也是古漢語中的一個字,若不是地名用到,已基本上不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