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借荊州后,以此為立足點,北抗曹操,西取益州,建立了韓曙政權,認為從另一個名字取回來是正當的劉荊州,后半句是:借了,還不起,劉備借荊州是三國赤壁之戰后的歷史事件,孫權哪里弄來的荊州借給劉備,魯肅勸孫權暫借荊州給劉備,至今仍有一句俗語叫劉備借荊州,一旦借了就再也不還,沒有所謂的借荊州。
公元208年赤壁之戰后,孫劉聯兵攻占荊州城。因為荊州是兵家重鎮,東吳主教練周瑜被任命為南郡太守,掌管荊州,而立下汗馬功勞的劉備卻只能率領自己的部隊防守江南的油口。劉備生活在公安,地小物薄不利于發展,所以向孫權借了兩次荊州。孫權采納了周瑜的建議。他沒有借用荊州,而是利用吳蜀聯姻軟禁劉備,讓五十多歲的劉備成為東吳的嬌客。210年,周瑜死,魯肅繼位。魯肅勸孫權暫借荊州給劉備。劉備借荊州后,以此為立足點,北抗曹操,西取益州,建立了韓曙政權。至今仍有一句俗語叫劉備借荊州,一旦借了就再也不還。其實荊州原本屬于劉備的表弟劉表。劉表讓劉備的時候,他不肯收。認為從另一個名字取回來是正當的
劉荊州,后半句是:借了,還不起。劉備(161-223年6月10日),即漢昭烈皇帝(221-223年在位),涿縣(今河北涿州市)人,西漢中山靖王劉勝的后裔,也被史學界稱為三國時期的開國者。劉備借荊州是三國赤壁之戰后的歷史事件。赤壁之戰后,兵家爭奪的荊州 7郡被劉備、曹操、孫權瓜分,曹操占領了荊州南陽郡,北方第一大郡。孫權得江夏郡、南郡,劉備得/。劉備在公安駐軍,不利于發展,于是兩次向孫權借出荊州的南郡。東吳的魯肅說服孫權暫時把南郡借給劉備,于是劉備有了荊州五郡(南郡、長沙、零陵、桂陽、武陵),北抗曹操,東抗孫。后來劉備得到蜀川后沒有歸還南郡。后來發兵給孫權,在局勢緊張的情況下又歸還了一部分,即只把長沙、桂陽兩縣歸還給孫權作為南郡。
3、劉備借 荊州是怎么一回事?沒有所謂的借荊州。你想想就知道了荊州這么大的地方,曹操還占據著南陽、襄陽兩縣,孫權哪里弄來的荊州借給劉備?借用一下就是,周瑜原來給了劉備半個南郡,這個地方就是江陵。劉備在右口設立了一個警察局作為他的根據地,這個派出所不屬于南軍,而是屬于劉備自己擊落的武陵。而且,荊州本來就是劉表的,劉表死后,劉啟拜荊州畝。孫權對此事也沒有意見,孫權唯一和荊州有關的是他的父親孫堅死在那里。劉備軍在赤壁之戰中并沒有失去孫權的功勞,后來劉備入川,孫權第一次開始做背刺的盟友,攻占了江夏縣、長沙縣、桂陽縣。因為劉備要對付曹操,所以以湘水為界,不鬧翻,東邊歸孫權,南邊歸劉備,相當于借你一個縣,搶我三個縣。這就是高利貸,后來利用關羽北伐的第二個背刺盟友,攻打南郡、零陵、武陵三郡,殺了關羽。這件事在道德上是站不住腳的,也是丟臉的,所以最后補了一筆貸款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