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是沿海城市,但不是海濱城市。像廣州這樣明明沿海卻沒有沿海感覺的城市其實很多,反倒是真正的海濱城市卻并不多,沿海城市和海濱城市的差別還是很大的,大家比較熟悉的海濱城市都是那種主城區建在海邊,可以陽光沙灘、逐浪戲水的城市,比如三亞、青島、廈門等。
1、廣州算不算沿海城市?
廣州是沿海城市,但不是海濱城市。沿海城市的定義是有自己的海域即為沿海,廣州城區雖然離海很遠,而且海邊位于珠江出海口,水質渾黃,看起來實在沒有大海的感覺,但這確實是海,并非珠江水域,與海相鄰的區市廣州市南沙區,同時廣州港也是世界著名港口,集裝箱吞吐量十分龐大,是世界十大海港之一。不過沿海城市和海濱城市的差別還是很大的,大家比較熟悉的海濱城市都是那種主城區建在海邊,可以陽光沙灘、逐浪戲水的城市,比如三亞、青島、廈門等,
與這類城市相比,廣州的海只能用于港口功能,并無適合觀賞或游玩的區域。與之類似的還有長三角海域,因為長江有著更大的水流量,出海口對海水的影響更大,渾濁更勝于珠三角水域,因此江浙以及福建北部如此綿長的海域卻沒有一個海濱旅游城市,江蘇幾個大港口竟然都是內河港,其海域地貌連建設深水港口都難。因此像廣州這樣明明沿海卻沒有沿海感覺的城市其實很多,反倒是真正的海濱城市卻并不多,
2、石家莊和西安,你認為誰的城市半徑更大?為什么?
根據兩個城市總體規劃數據,到2020年,石家莊中心城區土地面積控制287平方公里,城區常住人口規劃數量300萬;同樣時間,西安中心城區的土地面積約400平方公里,城區常住人口數量規劃達到434萬。也就是說西安城區的人口是石家莊的1.4倍,西安的城區規模也是比石家莊要大!可西安的城區發展模式是中心圓,半徑大約在12公里左右。
而石家莊是一種長條形的發展模式,短軸大約12公里,長軸為30公里左右,就如同一種橢圓形結構,這樣石家莊的長軸半徑為15公里,大于西安的12公里城區半徑。從城市未來的發展潛力看,西安要遠大于石家莊的規模,西安不僅通過人口擴張,還有實現西咸合并,進一步做大西安規模。或許西安城區人口規模未來會達到1000萬;而石家莊雖為省會,但卻是一個弱省會,
不僅京津搶走河北的高端產業和人才,接著雄安也要奪走很多資源。未來的石家莊還競爭不過保定等城市,只能屈居發展以中低端制造業為主的產業結構,城市擴張也會進一步加大,但城區規模在600萬應該是一個極限值。未來西安通過合并咸陽,城區半徑可以達到25公里~30公里;而石家莊未來即便正定和高城,那么城區長軸半徑最多也只有20~25,而短軸僅15公里左右,
3、中國城市規模是否取決于地理位置?
形成城市的核心首先是水資源、土地和交通,這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基礎。豐富的水資源 廣闊的土地資源就可以養育更多的人口,人口是城市的核心,便捷的交通將各地區聯系在一起,只有人口和貨物的流通,社會才能發展,處于重要交通樞紐的區域必然形成區域中心城市。人口、物品等匯集逐步形成各種服務業,城市綜合功能逐漸顯現,
多地區人口匯聚,也就是文化的交流匯聚,時間會融合周邊各區域文化,形成區域政治、文化中心,也就是歷史。地形地勢的影響非常大地形地勢影響降雨、季風,從而影響地區植被,看看中國高原、大山對中國地區氣候的影響,地形地勢同樣影響氣溫、空氣,長江流域夏季多酷熱,北方盆地冬季多霧霾,主要是地勢。當然,高原地勢無人區就不用多講,
重要城市有幾個特點,從小到大看看河谷山地盆地類城市,多處于多河流交匯區域,大河流山間盆地,典型城市蘭州、西安、太原等。因高山、河流阻隔,人群沿河谷分布、交通,多河流交匯的盆地自然就成為周邊各河谷人群匯聚地、交流中心,大江、大河出谷沖積平原交匯地或平原河流匯聚出谷地,典型城市,岷江與四川盆地交匯的成都市,黃河出谷的洛陽市,多河流匯聚出谷的重慶市、武漢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