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鄉有一座山有瀑布,山叫什么名我倒是不知道,附近的附近倒是有一個水庫叫做“馬坑水庫”。三鄉是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以外向型經濟為主導的經濟強鎮,涌現了全國第一家中外合作旅游企業——中山溫泉賓館、第一家高爾夫球場(會)——中山溫泉高爾夫球場(會)。
在三鄉有一座山有瀑布,山叫什么名我倒是不知道,附近的附近倒是有一個水庫叫做“馬坑水庫”。從水庫附近看上去,山上有一瀑布看過去就有點李白詩詞里那句“飛流直下三千尺”的感覺,那里很少人去玩,去山上的大多是喜歡爬山的徒步旅行者,去年跟朋友一家人去釣魚,才發現是個天然“氧吧”。山上樹木茂密,有很多的野果“金捻子”,每年的七八月份是捻子的成熟期隨處可見,
喜歡大自然的朋友們可以去體驗一番,那里有一個“天然泳池”。夏天水很清涼,水都是山上的瀑布留下來,算是山泉水吧!那里人們把水泥石頭切起,為的是人們去過對面那座山干農活方便,所以就形成了這么個“天然泳池”,有些途友走累了就喜歡在那里游泳,在搭一個吊床,哈哈可以美美的睡一覺,想想就開心!因為手機像素的原因沒能拍到山后面那座瀑布。
2、中山三鄉鎮屬于中山哪個區?
三鄉鎮位于中山市南部,毗鄰珠海澳門,面積96平方公里,轄13個村委會和4個居委會,常住人口16萬(戶籍人口4萬),港澳臺同胞、旅外僑胞7萬,是國家衛生鎮、國家級生態文明示范鎮、全國特色景觀旅游名鎮、中國古典家具名鎮、廣東省中心鎮以及中山南部組團中心,鄧小平、江澤民等40多位黨和國家領導人曾蒞臨三鄉視察指導工作,
2016年全鎮完成生產總值152億元,人均生產總值74968元,國地兩稅收入27億元,固定資產投資49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9億元,外貿出口13億美元。在2017年全國千強鎮中三鄉位居58位,三鄉是交通區位優越的樞紐中心。三鄉位居珠三角東西岸城市交匯中心點、珠海特區和偉人故里中山兩市的直線中點,屬于珠中江城市“半小時生活圈”和珠三角“1小時生活圈”,
全鎮105國道、城桂快線貫穿全境,擁有京珠高速、西部沿海高速、太澳高速三大高速便捷出入口,距離港珠澳大橋和建設中的深中通道直徑不超過20公里,南沙港、高欄港、中山港、神灣港乃至港澳地區的多個水運口岸環列,穗、深、珠、港、澳等機場均處在90公里交通圈內。鎮中心客運站是中山南部鎮區最大的客運站,客運班車通達全國18個省600多個城市,
三鄉是歷史底蘊深厚的文化名鎮。三鄉是具有千年歷史的嶺南名鎮,香山置縣前屬東莞縣文順鄉,南宋紹興二十二年(1152年)置縣后屬豐樂鄉谷字都,史稱“谷都”,明清時期出過3位進士24位舉人;近現代涌現了改良主義思想家鄭觀應,著名電影導演鄭君里,為毛澤東主席攝影的攝影家鄭景康,創辦國立北平美術專科學校(現中央美院)兼首任校長、美術教育家鄭錦等歷史文化名人;當代有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兩院院士鄭耀宗、鄭健超、鄭守儀,美籍華裔宇航員鄭福林、雅居樂集團董事局主席陳卓林、著名高爾夫球員梁文沖等。
三鄉教育質量全市聞名,桂山中學是國家級示范高中,三鄉理工學校是廣東省重點中等職業學校,三鑫雙語學校、君里學校是全市民辦學校的標桿,全市第二個鎮區實現戶籍高中生免學雜費教育,工人業余藝術團、鄉之韻義工歌詠隊等43個文化團體蓬勃發展,涌現出全國公安機關愛民模范馬觀源、“中國好人”余永兵等先進人物典型,被評為中山市文化強鎮5A等級。
三鄉是改革開放發展的投資熱土,三鄉是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以外向型經濟為主導的經濟強鎮,涌現了全國第一家中外合作旅游企業——中山溫泉賓館、第一家高爾夫球場(會)——中山溫泉高爾夫球場(會)。1984年改革關鍵時期,小平同志于1月28日清晨登臨羅三妹山,并發出了“不走回頭路”的世紀強音,近年來,三鄉鎮緊緊扭轉“1 2 N”新型專業鎮發展戰略和“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動企業產業轉型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