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巨重的石頭又是怎樣從數百里之外的地方運到蓮花村的。據此,有人認為真正的劉備墓在四川彭山的蓮花壩,以上兩種說法,都沒有確切的證據,實際上,劉備墓最有可能就位于成都武侯祠里的惠陵,陳壽的記載最有可能是歷史的真相,09年河南安陽疑似曹操的發現,吸引了全國人的眼球,隨后,與他一同“酒論雄”的劉備也“不甘寂”,眾多專家學者開始討論劉備死后的真正葬身之地,有人認為劉備葬于四川彭山牧馬鄉的蓮花壩,有人認為劉備葬于重慶奉節,也有人認為劉備就葬于成都武侯祠的惠陵,眾多說法紛紛擾擾、不一而足,那么,哪一種說法才是歷史的真相。
1、你的先輩是從哪里遷入四川的?
湖廣填川時,大多數遷徙到四川的人,必須先到湖北麻城縣孝感鄉集合,然后再由官府登記分配,就像是一個移民中轉站,所以,大多數的川人都以為祖上來自麻城孝感,其實未必!歷史上有‘’江西填湖廣,湖廣填四川‘’之說!潼南塘壩王氏家族(含周邊遂寧、安岳、大足、銅梁、合川的部份王氏)的字輩:一仲國正大,文學啟洪先;祖宗維澤裔,永世胤朝元。
自1744年始修入川族譜,一仲兩輩實未入川,因當時各方面條件簡陋,況且文化有限,所修族譜甚簡,再則年久失修、族譜殘缺,曾誤傳是“三槐堂王氏”,而2015年重修族譜時經專業小組人員去鄂湘贛實地走訪查譜考證,核實屬“廬陵太原王氏-贛湘王氏”。祖居太原,唐僖宗中和年間(約在公元883年)從山西太原經蜀入贛,初居廬陵(今江西吉安),
后代某支在“江西填湖廣”時西遷湖南邵陽,清康熙癸未年(公元1730年),二十七世祖國璽、國銘、國璉及堂兄弟國治從湖南寶慶邵陽仁鳳都經湖北麻城孝感徒居入川,國璽、國銘、國璉落業于潼川府遂寧下安里(即今重慶潼南塘壩),鼎足而居,后代人丁繁茂,在川渝開枝散葉,有遷居于云貴湘鄂粵贛皖者;國治落業于安岳龍臺。重慶湖廣會館有族譜可查,
2、成都和漢中都有武侯墓,到底哪里才是諸葛亮真正的墓葬?
漢中,我去過很多次,漢中武侯祠,我也去拜謁過。漢中就是一個微縮版的成都,同樣的平原,同樣的米糧倉;漢中長期屬于四川;漢中有充分理由建武侯祠;漢中武侯祠有8棵三國時代的古柏樹。從氣態上看,漢中武侯祠比成都武侯祠更接近真的武侯祠,而且,諸葛亮長期待在漢中籌集軍糧、練兵布陣,為了北伐的方便。當然,因成都名氣更大,游客更多,成都武侯祠比漢中武侯祠名氣更加遠播,
3、打算以后去四川養老,大家給點意見,四川哪里比較安逸?綿陽如何?
綿陽是一個很不錯的養老的地方。在這一點上,我有親身體驗,我就選擇了在綿陽養老,我不是綿陽人,在退休前,選擇養老居住的地,我考察了一些地方。廣元或者劍閣,城市小空氣質量好,特別是劍閣城緊臨劍門關景區,清江河穿城而過,空氣質量沒問題,但廣元劍閣,冬天干冷,風硬,醫療水平也不太高,商貿欠發達,物價水平還較高,
成都是西南重鎮,交通醫療教育商貿都發達,但城市大,空氣質量不是很好,物價指數也較高。成都西邊的都江堰,青城山,空氣質量雖好,但濕度高,離主城區較遠,綿陽,地處川北,川西平原的邊緣,夏天涼快,冬天暖和,風較柔和,空氣質量優于成都,教育,醫療,交通都很不錯,城市也不很大,消費小平不高,離成都也就一個多小時車程,又是全國唯一的科技城,沒有重工業的污染。
4、四川發現劉備葬身處,方圓30里沒有蚊蟲,真的是劉備墓嗎?
曹操墓找到了,劉備墓在哪里呢?2009年河南安陽疑似曹操的發現,吸引了全國人的眼球,隨后,與他一同“酒論雄”的劉備也“不甘寂”,眾多專家學者開始討論劉備死后的真正葬身之地,有人認為劉備葬于四川彭山牧馬鄉的蓮花壩,有人認為劉備葬于重慶奉節,也有人認為劉備就葬于成都武侯祠的惠陵,眾多說法紛紛擾擾、不一而足,那么,哪一種說法才是歷史的真相?據陳壽的《三國志》記載劉備死后葬于惠陵,惠陵就位于今成都武侯祠,
但有人對此提出了質疑,認為劉備死于農歷的四月,對于四川來說,正是烈日炎炎、氣溫極高的夏天。當時的交通很不方便,從白帝城到成都全是逆流而上的水路和崎嶇的山路,僅單程也得需要30多天時間,如果花這么長的時間把劉備的尸體運到成都,尸體很可能已經腐爛,也就是說諸葛亮根本不可能拉著臭氣熏天的劉備尸體,經過長達30多天的跋涉,把劉備安葬在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