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見識了不是,山東不是養羊大省。山東每年的羊肉總產量僅次于內蒙古與新疆,位居全國第三位,這樣的規模,居然有人說山東不少養羊大戶,山東到處都有羊湯館子,而就算在山東,羊湯也分成很多種,金朝與元朝兩代破壞,山東地區人口劇減,明初組織大規模移民進入山東,而其主要來源是山西地區,這個地方的主要肉食還是羊肉,山東的新移民們,仍舊愛吃羊。
1、山東并不是養羊大省,為什么山東人那么愛喝羊湯?山東都有哪些好喝的羊湯?
沒見識了不是,山東不是養羊大省?山東每年的羊肉總產量僅次于內蒙古與新疆,位居全國第三位,這樣的規模,居然有人說山東不少養羊大戶。北方很多地方都喜歡吃羊肉,山東人自然也不例外,羊肉的吃法千奇百怪,在山東,早上來一碗羊湯,晚上來一碗羊湯,這都是非常正常的操作,山東境內以羊湯出名的地方美食,也是數不勝數,像是單縣羊湯,就非常出名。
對于山東人愛喝羊湯這回事,與北方其他地方,其實都沒有什么區別,就是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的問題,山東盛產羊肉,喜歡吃羊肉,愛喝羊湯當然也就天經地義,先秦時代,羊肉的地位很高,僅次于牛肉,在禮記當中,諸侯們能夠吃牛肉,而接下來就是卿所能吃的羊肉,在古代,羊肉也是貴族們吃的肉食。現在的國人大多喜歡吃豬肉,但是古代很長一段時間內,羊肉在是主流,
農耕時代,耕牛不能隨便宰殺,受到了國家的保護,往往只有那些老牛、病牛與意外掛了的牛才會被端上餐桌,而豬肉,在明清以前也不是很常見。這種情況下,羊肉成為了絕對的主要肉食來源,唐宋時期受到北方鮮卑等族群影響,吃羊肉成為了一種主流風尚,那時候幾乎各地的肉食,主要都是羊肉,宋朝也非常喜歡吃羊肉,北宋沒了以后,遷移到南方的宋朝仍舊念念不忘北方的羊肉,因此在湖州等地開發出了湖羊品種。
而這個時候的北方山東地區,落入女真人手中,而女真人也酷愛吃羊肉,到了元朝時期,山東與河北也率先成為了蒙古鐵騎入侵的地方,山東深受影響,在飲食上繼續保持著對于羊肉的格外喜好,歷經上千年沉淀了下來。金朝與元朝兩代破壞,山東地區人口劇減,明初組織大規模移民進入山東,而其主要來源是山西地區,這個地方的主要肉食還是羊肉,山東的新移民們,仍舊愛吃羊,
山東是個平原廣布的地方,但也有很多的山區,與北方不同,山東人口稠密,山區要養豬之類也比較麻煩,因此山羊成為了一種主要的家畜。現在山東喜歡喝羊湯的地方,大多也都分布在靠近山地丘陵的地方,山東的維度相對較高,到了冬天的時候非常寒冷,古時候人們為了驅寒,喝上一碗羊湯也是非常有用的手段方式,羊湯物美價廉,也深受尋常百姓的喜歡。
如今山東大多數地區的羊湯,主要都是在明清時期形成,像是著名的單縣羊湯,也是在晚清才正式形成,這與當時的困頓環境,以及人們對于熱量的需求有很大的關系,山東到處都有羊湯館子,而就算在山東,羊湯也分成很多種。一,單縣羊湯最早出現于清嘉慶年間,湯白而肉質很嫩,其中加入了很多的中藥材,滋補效果明顯,二,莒縣羊湯加入羊骨熬制,吃的時候往往會加上當地的鍋餅一起。
2、規模養殖場的一只羊從出生到出欄成本需要多少錢?
這要看多大的規模了,我們國內有些養殖場專門提供羔羊,當然也出欄育肥羊,當年在山東地區最大的有占地幾百畝的養殖場,不知道現在情況如何,現在很多地區的中小型養殖場基本上也都實現了現代化,很多養殖場基本都實現了人工授精,投料車投喂,供水設施一體化,飼料自配等。下面我們就來說一下一個中小型養殖場的生產成本,生產成本這個養殖場在山東饒縣,人工成本超級低。
主要是因為有相關的學生在那里實習,一般的體力活都是當地的一些農民,工資大概開的是3000元一個月,實習的學生工資更低,但是干的活是同樣的。在這里我就不計算人工成本了,他們的精飼料料肉比大概是2.5:1,羔羊從出生到出欄大概是6個月,體重可以接近100斤左右,1.飼料成本:他們的飼料全都是自己搭配的,主要用的是玉米面、豆粕、小麥麩皮、自己制備青飼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