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德國人的整體素質還是很高的,德國人不僅聰明而且勤奮,德國技術和制造都是世界一流的,因為德國是一個從來不缺人才的國家,無論二戰還是現在,德國人才是各國爭奪的,二戰后,德國作為戰敗國,被當時兩大國際陣營的領袖美國和前蘇聯接管,從那里修建了柏林墻,德國被劃分為東德和西德,美國控制西德。
二戰后,德國作為戰敗國,被當時兩大國際陣營的領袖美國和前蘇聯接管,從那里修建了柏林墻,德國被劃分為東德和西德,美國控制西德。然而90年后,柏林墻被推倒,東德和西德再次合并,于是就成了現在的德國。盡管合并了,但東西德的經濟差距還是不小。前西德每年補貼前東德約500億歐元。1945年5月8日,希特勒無條件投降。根據《克里米亞宣言》和《波茨坦協定》,德國暫時由蘇聯、美國、英國和法國占領,首都柏林也由四國控制。還有,因為一戰和二戰,直到現在,德國政府不允許擁有一定規模的軍隊,只允許擁有小規模的軍事力量進行常規自衛。
注重人才培養,提高國民整體素質。德國技術和制造都是世界一流的,因為德國是一個從來不缺人才的國家。無論二戰還是現在,德國人才是各國爭奪的。因為德國人的整體素質還是很高的,德國人不僅聰明而且勤奮。德國人們每周的工作時間遠遠高于英國的38小時。雖然他們的工資低,但他們的熱情很高。因為德國重視人才教育,德國變得強大了,這也是素質教育成功的一個很好的例子。延伸資料:縱觀世界歷史,尤其是歐洲國家的歷史,會發現思想文化和知識體系的建設和發展與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興衰有著直接的邏輯聯系。在我國哲學社會科學地位更加重要、任務更加艱巨的新形勢下,我們的工作還存在著學術原創力不強、人才隊伍素質不高、研究成果豐富但質量不高、專家多而大師少等亟待解決的問題。
二戰Hou德國失去的領土主要在東部(奧得河-尼斯河以東),因為在1945年2月召開的雅爾塔會議上,斯大林明確表達了對波蘭的要求,而且是不容商量的:蘇聯將從波蘭東部取得領土。二戰結束后,斯大林的要求得到了執行。德國失去了11萬多平方公里的領土,差不多是1936年領土面積的四分之一。其中,東普魯士核心的哥尼斯堡(后改名為加里寧格勒)周邊地區劃給了蘇聯的俄羅斯聯邦,東普魯士東北角的莫梅爾。剩下的東普魯士、西普魯士、東波美拉尼亞、西里西亞、但澤(格但斯克)等領土全部劃給波蘭,總面積相當于現在波蘭領土的30%。今天,波蘭北部和西部的領土來自德國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