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崖山海戰后,南宋滅亡,中國版圖落入少數民族手中,元朝建立了新的王朝;明朝葬送在末代皇帝崇禎手里。李自成雖然進了京城,但最終還是滿清得天下。從此,中國領土再次落入非漢人手中,中國淪陷了。這兩句話,其實是漢統治中國的兩個終點,對中國歷史產生了不可磨滅的影響。南宋在政治和軍事上雖然貧窮,但在文化上卻達到了相當的高度。
小時候在史書上看到元朝統治者把人民分成很多階級,其中蒙古族是上層,漢族是下層。我在看《倚天屠龍記》的時候深深感受到了這一點。趙敏的身份是蒙古大元帥汝陽王的女兒,地位顯赫。劇中漢族人都是劣等的。當漢人變得低人一等,中國也就不復存在了。明朝也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重要轉折點。明朝以后,中國再次被少數民族統治,漢族再次淪為社會地位低下的種族。
6、 崖山之后無中國,明朝之后無華夏,這句話是誰最早說出來的?錢說日本人在明治維新以后曲解了它。試圖篡奪我的中國正統。果斷大明錢一千。明錢龍騰網角崖山是一條斜線。從此不屬于中國,死無葬身之地。情況是,關河送行不是中國標志,吹日月是胡家長月有去無回之地。只有哭桂花,但錢這里說的不是中國,是土地被蒙古占領,不是說沒有中國。根據某些人的歪曲,錢不認為自己是野蠻人嗎?都是“出中國”。
其實這個說法準確來說沒有出處,或者說不知道出處在哪里,只有類似的觀點。最早提出這一觀點的是日本學者內藤湖南。好吧,這里暫且稱他為“學者”。他提出南宋是中國歷史上的轉折點。內藤湖南的三大著名觀點:以宋代近代論為核心的中國歷史時代劃分論、中日文化融合論、以前兩者為基礎的文化中心運動論。文化中心移動論的基本觀點是文化中心不是固定的,而是一個移動的過程,并特別指出中國的文化中心將來會移動到日本,被日本繼承和復興。
7、牙山之后無中國什么意思?不是雅山,而是“崖山”。持續近半個世紀的宋蒙(元)戰爭,從公元1235年全面爆發到1279 崖山之戰宋家覆滅,是蒙古勢力崛起以來遭遇的時間最長、最費力、最棘手的戰爭。據史料記載,1279年2月,南宋殘余勢力與元軍在新會崖門海域(今江門市)展開了一場大海戰,歷時20多天。雙方投入兵力50多萬,動用戰艦2000多艘。最終,宋軍全軍覆沒,戰船沉沒,結束了南宋王朝。
然后進入元朝,蒙古人統治世界,漢族象征性滅亡。崖山是中國值得紀念的地方,中國的人應該知道。崖山之后沒有中國,這是一個有爭議的命題。只是說明在外族入侵下(南宋被蒙古元朝消滅崖山戰),中華文化和民族自尊心徹底喪失。其實中國人,包括其他少數民族,從來沒有真正滅絕過。中國的民族文化得到了繼承和發揚。即使清朝統治了幾百年,我們漢族的種族和文化也沒有消失。
8、涯山之后無中國是誰說的首先,這句話正是日本人說的。似乎是...崖山之后無華夏,明朝之后無華夏。丫山之后無中國。這句話是日本人寫的。這個話題很大。在這里,我們只能簡單解釋一下:1。日本作者的文化立場,日本學習中國漢唐文化,尊重他,是為了繼承正宗的中國漢唐文化,看不起漢唐文化之后的中國文化;2.蓄意抹黑中國元明清文化,破壞中國元明清文化,破壞中國三管,造成中國元明清文化斷層,打擊中國文化自信;
9、 崖山之戰簡介:南宋王朝滅亡, 崖山之后已無中國崖山:1279年2月,南宋殘余勢力與元軍在新會(今廣東省江門市)崖門海域展開了一場持續20多天的大海戰。這是宋末宋元軍隊之間的一場戰役,中國關于參戰人數有兩個版本,分別是30萬和50萬。宋元投入軍隊50多萬(其中宋朝有20萬,但這20萬人包括文官及其家屬、朝廷人員和普通百姓,實際戰斗力只有幾萬),動用戰船2000多艘。最終,宋軍全軍覆沒,宰相盧秀福背著9歲的皇帝趙敏葬身大海。南宋十余萬軍民不愿被殘暴的蒙古政權奴役,紛紛投海自盡。這場戰斗標志著
10、 崖山之后無中華誰說的-0/“后無中國”這句話直接來源于日本作家田中芳樹1997年出版的關于崖山戰爭的歷史小說《海嘯》。“-0/之后,無中國,明朝之后,無中國”,大致意思是崖山之后,中華文化破碎,明朝之后,無中國,其實之所以這么說,是因為元朝征服了中原,很多人投降了蒙古人。有氣節有骨氣的人都被蒙古人殺了,民族的脊梁被打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