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肉的湯用的是燒鴨和豬頭肉的湯底。那個紅燒肉的做法,很明顯的是有上海本幫紅燒肉的燒法,由于隔的時間太長,所以那次紅燒肉所用豬肉的重量已經(jīng)記不清了,只記得是切的四四方方的五花肉塊,有3cm見方吧,問過師傅,肉的口味是醬香,醬甜,全國各地豬肉的做法多種多樣,但是紅燒肉的做法是,最親民也最受青睞的。
1、什么是四川人民正宗的九大碗?
川菜九斗碗川菜主要的菜品是“九大碗”(四川鄉(xiāng)村稱大碗為“斗碗”,故“九大碗”又稱“九斗碗”等)。川北、川中、川東(包括今重慶市的縣區(qū))民間請客都流行“九大碗”,有的縣區(qū),如巴中、南江、平昌一帶流行“十大碗”。有的縣區(qū)如開江、開縣、宣漢一帶流行“八大碗”,九,諧長長久久。十,意十全十美,八,諧發(fā),“四季發(fā)”、“一路發(fā)”。
其實,菜肴碗數(shù)多少與質(zhì)量,與地方經(jīng)濟和主人家的財力相關(guān),不管是八碗、九碗或十碗,傳統(tǒng)川菜的主要格式和代表菜品都是十足地展示出來了。這類鄉(xiāng)間的大眾席,四方桌(八仙桌),長板凳,八人一桌,客人入席前桌上擺出:(1)佐酒的油沙炒爆的胡豆(或黃豆、花生。或皆有);(2)一個大拼盤(碟子菜)中有川味臘香腸、臘肉、熏豬肝、豆腐干;(3)一盤鹵鴨(或鹵豬蹄、豬耳、豬尾);(4)一盤油炸豬排骨(或糖醋排骨);(5)豬肝、心、舌和豆芽、胡蘿卜絲(白蘿卜絲)、粉條、蒜苗葉打底的涼菜,麻辣味或甜酸味,
這些算是“冷盤”。主菜是熱菜,有講究的主人家,在上熱菜之前先上一大盤“白糕”(俗稱“白泡粑”)或米花糖塊,或油果子。第一道熱菜是清蒸酥肉雜燴湯,酥肉條狀蓋大品碗面,下面湯中有粉條、黃花(木須)、排骨、雞翅或雞腳,清湯帶胡椒味(當(dāng)今流行什錦雜燴湯,加魷魚、心、舌、肺片、蘿卜塊、青筍頭等),第二上粉蒸肉(粉蒸排骨或粉蒸牛、羊肉),紅苕或土豆打底。
第三上木耳炒肉片(或用竹筍片、青筍片、木耳菜,均為白油肉片),當(dāng)今流行“鍋巴肉片”。第四道菜是清蒸雞塊,淺湯中有豬排骨、苦藠或藠頭(此菜可稱藥膳),當(dāng)今流行全雞燉白果,第五上甜燒白(或夾沙肉、龍眼肉、甜糯米飯、甜糯米團)。第六上魚香肉絲(當(dāng)今流行京醬肉絲或煳辣肉丁),第七道菜是清蒸墩子肉(或東坡肘子、川東壇子肉)。
2、你們家鄉(xiāng)的酒席最后一道菜是什么?
我是農(nóng)村長大的,喜歡家鄉(xiāng)的宴席,實惠分量足、花樣多,都是原汁原味的家鄉(xiāng)菜,凡是吃過我家鄉(xiāng)宴席的人都是贊不絕口,確實彌久留香,經(jīng)常有城里人打包帶回家吃,確實難忘家鄉(xiāng)的味道,農(nóng)村宴席非常便宜,一桌350元,也有300元,都是18個菜,6個蒸碗,兩個湯,城里800元的也不如我們老家300元一桌的,這是所有吃過的人說的,現(xiàn)實確實也是,城里8、900元的根本吃不飽,吃過的人都說不值。
農(nóng)村辦事都比較厚道,菜都是大盤子,一個肘子三斤多,你怎么也吃不完,最少剩下一半以上,每次都是這樣,農(nóng)村辦事沒有吃完的,廚師都是本地的,做的有滋有味,特別適合當(dāng)?shù)厝说目谖叮F(xiàn)在辦事先上肘子,主要怕剩下,然后涼菜,牛肉、燒雞、魚,接著是涼菜,然后炒幾個熱菜,酒喝的差不多了,開始上蒸碗吃飯,最后是湯,先上一個海米湯最后一個叫丸子湯,也叫滾蛋湯,只要湯上來了,預(yù)示著宴席結(jié)束了,該撤撤就行了,一般的地方最后一個菜就是滾蛋湯。
3、全國各地,哪里的紅燒肉最好吃?別急,一個個來喲?
要在眾多中華美食中挑選一道看家菜,相信很多人的答案是紅燒肉。紅燒肉絕對算是一款平民化的經(jīng)典美食,全國各地都有紅燒肉。但是做法各具特色,卻又各不相同。按地域來分,可分為北派和南派,北派以,魯菜,北京,東北菜紅燒肉的做法為代表。南派的有,湖南的毛氏紅燒肉,上海的本幫紅燒肉,江浙的蘇派紅燒肉。還有江西紅燒肉,安徽的徽派紅燒肉,
潮汕客家的梅菜扣肉,以及聞名遐邇的東坡肉。按照口味來說,南派口味偏甜,尤以上海本幫紅燒肉最具代表,可以以一個字概括就是”甜“,北派咸中帶甜,湯汁比南派要多一點。做肉原料都是選肥瘦相間的五花三層的精五花肉,通過慢火細燉,來達到色澤紅艷油亮,肥肉爽滑不膩,瘦肉香而滋潤的效果,我第一次看到飯店里做的紅燒肉,是198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