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沒有多余的皮鞋換,工作人員給他換了幾次鞋底,都是在他睡覺的時候修的,他一直主張勤儉建國,要求“一切招待必須是國內(nèi)的,必須節(jié)儉樸素,不能鋪張浪費,缺乏革命精神和艱苦奮斗的作風(fēng)”,案例二:蘇東坡生平節(jié)儉,有人對他的行為感到不解節(jié)儉,總理說:“這比老百姓吃的好多了,1,婦孺皆知的周恩來總理的節(jié)儉故事,成了一段美談。
1,婦孺皆知的周恩來總理的節(jié)儉故事,成了一段美談。他一直主張勤儉建國,要求“一切招待必須是國內(nèi)的,必須節(jié)儉樸素,不能鋪張浪費,缺乏革命精神和艱苦奮斗的作風(fēng)”。周恩來總理的飲食很清淡,每餐一肉一菜。剩菜要留到下一餐吃,千萬不要浪費一米一葉。國務(wù)院經(jīng)常召開國務(wù)會議,中午后都開不完,食堂就做工作餐。總理已經(jīng)規(guī)定工作餐的標準是“四菜一湯”,飯后都是大家掏錢買飯票,不允許任何人例外。飯后,總理總會拿起一片菜葉,把碗底擦干凈,把米湯吃干凈,最后把菜葉吃掉。吃飯的時候,偶爾會掉一粒米在桌子上,拿起來一下子就吃了。有人對他的行為感到不解節(jié)儉,總理說:“這比老百姓吃的好多了!”三年困難時期,總理和全國人民同甘共苦,帶頭不吃豬肉雞蛋米飯。
2、名人 節(jié)儉的事例50字左右1951年,周恩來制作的一套睡衣睡褲褪色。穿壞了就補,然后一直補到他去世,一條浴巾用了20多年,補了14塊。在醫(yī)院時,它也被用作枕巾,一頂帽子破了,他舍不得扔。一雙夏天穿的黃色皮涼鞋,一雙春秋冬穿的黑色皮鞋,穿了20多年,修了很多次,因為沒有多余的皮鞋換,工作人員給他換了幾次鞋底,都是在他睡覺的時候修的。周恩來的襪子補了又補,一塊織補襪子的板子,解放戰(zhàn)爭時期用過,從西柏坡帶到北京,一直留著織補襪子。例1: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常說一句英國諺語,“如果你節(jié)省便士,英鎊就會來,”每天晚上,她都親自熄滅白金漢宮的走廊燈,她堅持王室使用的牙膏都要擠。案例二:蘇東坡生平節(jié)儉,在黃州的時候,我把所有的收入分成12份,每個月一份。然后把每份分成30小份,每天一份,他把每一小份錢都掛在屋梁上,挑了一個袋子早上用,不允許有多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