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與廣州、深圳兩個一線城市接壤,但東莞人口似乎沒有受到廣深強大虹吸效應的影響,反而東莞人口的吸引力也非常的強,位居全國前列。(東莞玉蘭大劇院)東莞是怎樣增加人口的,東莞是廣東第三人口大市,它的戶籍人口其實只有230多萬,而常住人口卻接近840萬,也就是東莞的外來人口超過600萬,這在全國也只有一線城市人口吸引力能夠強于它。
1、東莞為什么那么多人口,不被廣深虹吸?
東莞與廣州、深圳兩個一線城市接壤,但東莞人口似乎沒有受到廣深強大虹吸效應的影響,反而東莞人口的吸引力也非常的強,位居全國前列。東莞是廣東第三人口大市,它的戶籍人口其實只有230多萬,而常住人口卻接近840萬,也就是說,東莞的外來人口超過600萬,這在全國也只有一線城市人口吸引力能夠強于它,廣州、深圳兩個一線城市雖然虹吸效應強,但廣東也不只有廣州、深圳兩個發達城市,珠三角其它城市都比較發達,有一定的吸引力。
不像珠三角與粵東西北發展水平出現明顯斷層,廣州、深圳與珠三角其它城市相比,人均GDP差距其實沒有特別大,再說了,廣東僅外來人口就超過2000萬,再加上粵東西北其它人口流入,廣深兩市也容納不了那么多人口。東莞是廣東的經濟強市,2019年東莞GDP達到9482.5億元,今年有望沖擊萬億大關,雖然東莞與廣州、深圳接壤,但與其說受廣深虹吸效應,更不如說它地理位置優越,能夠吸引廣深的產業轉移,促進自身發展。
2、“特大城市”東莞是怎樣增加人口的?
東莞是一座比較特別的城市,戶籍人口不到200萬,但常住人口官方統計是八百多萬,應該是僅次于深圳,人口倒掛的城市。而且居住在主城區的人口并不是特別多,大部分是生活在下轄的鎮區,如果按一般的城市只計算城區人口,東莞就不是特大城市;但是東莞下轄的鎮,都強過很多的縣城,經濟發達的鎮甚至超過有的地級市。鎮區與主城區已聯成一片,實際就是一個人口達到八百三十多萬的特大城市,
(東莞玉蘭大劇院)東莞是怎樣增加人口的?靠的就是其發達的工業。東莞號稱“世界工廠”,城市各個鎮街的工業區有大量工廠入住,同時也吸引了大量外來人員到東莞工作、生活,在最高峰時常住、暫住人口超過了一千多萬,2008年爆發的金融危機,及勞動力成本的增加,也有東莞市工業轉型、騰籠換鳥等政策原因,有一部分企業倒閉、轉移到國外及國內其它城市,東莞的人口減少很多,但仍有八百多萬。
(東莞莞城)東莞由農業縣發展為工業強市,發展初期是野蠻式、粗放發展,大量外資、民營等各種類型的企業涌入這座城市,其中就有部分企業在生產、管理上很不規范,不與員工簽訂勞務合同、不為員工購買社保等,那個時期在東莞很多工廠是普遍現象,象在一些正規的港資企業,僅為管理人員購買社保,員工與公司簽訂的是香港版本的勞務協議(這樣的協議當然也是很有效的,與后來的統一版本的勞動合同相比,香港版本的協議對高級管理人員更有利)。
對待外來人員的不友善,也是東莞這座城市給人印象不佳的主要原因之一,即使如此,因人口紅利,并沒有影響外來人員繼續來到這個城市。(東莞東江水道)2008年的金融危機使得大量外來人員離開東莞,隨后的經濟復蘇,東莞也如珠三角其它城市一樣出現招工難的問題,因為用工量比珠三角其它城市都要大,這樣的問題就尤顯突出,
東莞市在對待外來務工人員方面,也開始有了很大改善。比如員工進入公司后,公司必須與員工簽訂政府統一制定的勞動合同,為所有員工購買社保、醫保等,并逐漸通過積分入學的方式,讓非東莞戶籍的外來務工者的子女享受同等的免費義務教育,而且通過新建、擴建公辦學校、政府出資購買私立學校學位等方式,逐年增加學位數量,在全國的城市中做得還是不錯的。
現在在東莞,只要有固定職業,服務的公司有為其購買社保,達到一定年限,通過積分就近入讀公辦學校基本上沒什么太大問題,解決了外來人員子女的入學問題,也就讓這一部分群體可以安心居住在這個城市了。(東莞東江大橋)東莞的戶籍管理在國內城市中應該也是比較寬松的,從以前的購房入戶,到后來的積分入戶,現在的門檻就更低了,只要社保滿多少年就可以入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