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畝地需要多少斤“3個15”復合肥底肥。按這樣一畝地一袋復合肥足足夠用,還用不完呢,磷酸二銨在多年前是主要的復合肥品種,我們在種小麥,玉米等農作物時,大都會用它來做種肥,當然了,二銨也可作為基肥和追肥用,某些經濟作物,如我們這里的大姜,大蔥等,大家都是用三元復合肥,而不用磷酸二銨。
1、魚塘一畝用多少復合肥肥水合適?
目前,市場上常見的水產養殖前肥水的肥料有三種,一個是我們經常見到的化肥,還有一種是有機肥,也就是我們平時經常說的糞肥,最后一種,是一些廠家一直在推得生物肥。首先給大家介紹一下化肥,化肥對水產池塘的水肥的很快,效果也很不錯,價格也很便宜,但是化肥肥度流失比較快,用多了,容易敗壞池塘的水質,一般一畝地用量在20斤左右。
2、一畝田水稻用多少肥料?
單季稻的生育期較長,產量較高,一般要生長90~120天,畝產500公斤以上,因此施肥量相對較高,但基肥氮的比例相對較低,約占50%左右,而且分蘗肥和孕穗肥并重。具體施肥方案是:基肥畝施尿素8~12公斤或碳酸氫銨20~30公斤,氯化鉀8~10公斤,也可以施用復混肥,畝施30~40公斤。基肥在插秧前整地時施入,
追肥分兩次,插秧后10~15天施入分蘗肥,畝施尿素8~10公斤,插秧后35~40天施孕穗肥,畝施尿素10~12公斤或碳銨25~35公斤。雙季稻又分前茬早稻和后茬晚稻,在施肥上要注意兩點:一是把兩茬作為一個整體,將磷肥主要給前茬,鉀肥主要給后茬。二是與單季稻相比,雙季稻生育期較短,一般不超過90天,產量較低,畝產多為400~500公斤,
所以施肥量比單季稻少。由于生育期短,養分吸收高峰相對集中而且提前,所以要重施基肥和前期追肥,孕穗肥可以適當少施,或只噴施一些葉面肥。具體方案是:基肥畝施尿素10~15公斤,或碳銨30~40公斤,過磷酸鈣或鈣鎂磷肥20~25公斤,氯化鉀8~12公斤,插秧后10~15天,施分蘗肥,畝施尿素5~10公斤或碳銨15~25公斤。
3、一畝地需要多少斤“3個15”復合肥底肥?
一畝地需要多少斤“3個15”復合肥底肥?土壤中應該施用多少肥料,這個不能一概而論的,需要看您種植的作物、地力水平和施肥方式的,總的來說,水稻、玉米是對肥料施用量需求較高的作物,豆類相對的要少一些。蔬菜相對的對于一些中微量元素的肥料需求高一些,從地力水平上來說,有機質豐富、黑土層較厚的耕地相對的對肥料需求低一些;而那些鹽漬化、鹽堿化、土壤酸化較為嚴重的地塊對肥料的需求量相對的較高。
施肥方式來說,采取溝施、坑施、種肥一體化以及側深施肥、測土配方施肥技術的方式施用的肥料相對少一些;對于肥料表施、管理方式較為粗狂的方式來說,對肥料的需求較高,而對于“3個15”的復合肥來說,肥料的總有效含量在45%,應該是比較適合大田作物施用的養分較為均衡的復合肥料。以我們黑龍江農墾建三江管理局水稻種植來說,每畝地的施用量應該在20-15公斤以上,
因為我們施用的21:15:16以及23:10:15的水稻側深施肥的用肥量在20-25公斤左右,而對于15個含量的氮含量來說,確實有些低了,可能后期需要在分蘗期和孕穗期追施一些尿素,以保證氮素的供應。與常規的三大肥混合使用相比,利用側深施肥技術使用復合肥的確能節省一些肥料,但是也需要因地而異,對于“3個15”或者其他養分配比的肥料來說,還是需要針對不同的作物、不同的耕地、不同的施肥技術來判斷肥料的施用量。
4、夏花生一畝用一袋復合肥夠嗎?
夏花生一畝用一袋復合肥夠嗎?理論上說夠了,問題是怎么算夠不夠?什么依據?比如目標產量?我們這邊夏播花生種植,一般是麥套花生,即麥子即將成熟前約半月左右,人工套播點種,施基肥不方便,就不施基肥了,待麥后,花生開花下針期,追肥結合澆水。畝追過磷酸鈣或花生專用復合肥15~25公斤,最好結合中耕施入土內,此后,就不再追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