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革命軍高級將領,黃埔系骨干,師長戴安瀾因撤退時受傷無法救治而死亡,由副師長高積仁繼任,1942年,戴安瀾奉命率領200師前往緬甸,作為中國遠征軍的先頭部隊,戴安瀾,又名戴,原名,自號海鷗,1942年初,戴安瀾將軍200師奉命作為中國遠征軍的先頭部隊開赴緬甸,叫戴安瀾,國軍高級將領。
1942年初,戴安瀾將軍200師奉命作為中國遠征軍的先頭部隊開赴緬甸。3月8日,200師星夜到達銅鼓。在與古的一戰中,200師以僅9000人的隊伍與2萬多日軍激戰12天,使日軍遭受了南下入侵以來的第一次大敗。經過多次激戰,到6月中旬,該師殘部經過艱難撤退,終于到達云南永平。據說200師入緬時損失了5000多人。師長戴安瀾因撤退時受傷無法救治而死亡,由副師長高積仁繼任。據杜將軍粗略計算,中國遠征軍傷亡10萬人,幸存者僅4萬人。其中,1萬名士兵死于戰斗,5萬多名士兵在撤退過程中死于非戰斗。所有部隊中,只有孫立人領導的新組建的第38師保持了建制的基本完整,從中非撤退時的傷亡低于戰斗中的傷亡。
2、中國遠征軍優秀將領戴安來叫戴安瀾,國軍高級將領。他率領的中國遠征軍留下了豐功偉績,卻被人遺忘,60年后,很少有人知道。很高興看到還有喜歡軍事的朋友能想到這些英雄,戴安瀾,又名戴,原名,自號海鷗。漢族,安徽無為濂溪鄉風,岱村人,國民革命軍高級將領,黃埔系骨干。戴將軍參加過北伐,保定,漕河,臺兒莊,中條山,昆侖關戰役,1942年,戴安瀾奉命率領200師前往緬甸,作為中國遠征軍的先頭部隊。在緬甸戰爭中,有抗擊古人和收復唐吉等戰役,1942年5月18日,戴將軍在地區突圍戰斗中身負重傷,于26日下午5時40分在緬北毛榜村病逝。他在抗日戰爭中立下了赫赫戰功,抗戰勝利后被奉為革命烈士,其他信息在百度百科里都很詳細。去看看吧,此外,鳳凰軍事還有一個專門的區域來講述中國遠征軍。有興趣可以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