媳婦一打聽,據說是科興疫苗的第二針可能要斷貨,因此接種點只給第二針科興的打,其它的要換其它的疫苗。第二針嗯,第一打第一針的時候沒有什么反應,打第二針的時候胳膊明顯很疼,已經等三天了還在疼,而且第二針的時候還頭疼,第一針和第二針歸定是二十七八天,我們是昨天打的,昨天是五月十五號,那紙上寫著六月十二號打第二針,如果所有地方新冠疫苗打了都沒事,那肯定是安時打的。
1、疫苗打第一針,不打第二針有效果嗎?
需要打兩針的疫苗是滅活的病毒疫苗免疫細胞會對病毒產生免疫作用,但是時間長了免疫細胞很可能會忘記病毒的,失去快速消滅病毒的反應力,打第二針是為了讓免疫細胞更好記住病毒及時發揮免疫作用,第二針還是打比較好。疫苗進入人體后,對機體是一種全新的外來物,免疫系統沒有針對這種外來物的準備,所以不可能立馬就產生針對性的抗體,而是需要一定的時間,
這個時間里,免疫系統會經歷發現、報告、識別、研發篩選針對性抗體、批量生產這種抗體等一系列的過程,這些都需要一定的時間。所以第一針接種以后,需要給到免疫系統這個時間間隔來讓他們啟動免疫應答,產生抗體,而研究表明當疫苗接種后14天時,人體內就產生了高水平抗體滴度,且中和抗體陽轉率達99%。也就是說14天時,疫苗已經有一定保護效果了,
而后續的研究發現,接種后3-4周進行第二劑接種時,產生的免疫效果最好。這個簡單通俗的解釋一下就是,14天之前,免疫系統還沒準備好大規模生產抗體,接種第二針去催促也沒有用,當14天之后,免疫系統已經都準備得差不多了,材料人力都有了,這個時候再去催促讓提高產能,就是有效果的,但畢竟時間還較短,產能提升也是需要逐步提升的,所以如果是3-4周的時候再用第二針去催,那就是天時地利人和,一切剛剛好的時候,所以這是最佳時間。
但延長間隔時間,雖然錯過了產能最好的時候,但因為已經有了準備和經驗,后面的接種仍然會得到快速積極的響應,個人感覺第二針比第一針疼。嗯,針眼疼,頭疼。第二針嗯,第一打第一針的時候沒有什么反應,打第二針的時候胳膊明顯很疼,已經等三天了還在疼,而且第二針的時候還頭疼,而以上是我個人的反應,采訪了一下我對象,他打了第二針以后是腰疼,他第一針的時候也是針眼不疼,腰疼。
2、什么時候能注射疫苗的第二針?
5月13日,我接種疫苗第一針,觀察半小時后,工作人員囑咐說,3--8周之內,一定要接種第二針,昨天5月5日,一個溫暖吉祥的日子,我接種了第二針。前一周,就接到了學校后勤部門的安明告示:5月5日周六8.30--14.30,在學校文體館,接種疫苗第二針,務必帶身份證,我提前一個小時起床,洗漱吃早餐,找出平時很少穿的白衣白褲白皮鞋,加上差不多全白的頭發,整個一個“白超風”。
感覺這樣比較適合去接種疫苗,圣潔干凈,莊重高雅,穿戴完畢出門,看到三五成群,面帶笑容的青年學子們,也在趕往文體館,接種第二針。走近文體館,學生們已有自序地排出長長的蛇形隊伍,安靜有序,聊天的很少,都在聚精會神地看手機里復習題,準備迎接期末考試,教工有專門通道,只有十幾個人,顯得清冷松散。有學生專門負責登記,只需要出示身份證,健康碼里面第一針接種時間,按手印就可以接種了,
還沒回過神來,已接種完畢。醫生說第一針沒有反應,第二針也不會有太大反應,我是敏感體質,接受信息的能力有點強。第一針后的大約一周時間里,有點疲勞犯困,其它反應沒有,據說一點反應也沒有并不好,有點反應,說明已產生了抗體。現在,人們普遍接受相信了疫苗,不再徘徊在打與不打的糾結里,今天看到了84歲的金大姐,她說不出遠門,就不接種了。
她兒子在國務院工作,兒子多次來電話,讓她帶頭響應國家號召,說鐘南山都帶頭打了,還有什么可猶豫的呢?這不她5月28日才接種第一針,今天有點著急了,但是間隔時間不夠,只好耐心等待,現在小區里,茶余飯后,談論的都是接種疫苗和生三胎。老人們已經積極參與接種了,對自身的免疫力,信心十足,對于生三胎,老人們的態度十分明確,只要兒女敢生,就愿意帶,并給予經濟上援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