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也是被叫做過早之城的,武漢的早餐可謂是“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南北早點菜式在武漢集聚,說到武漢的早餐就不能不提熱干面,它已經是武漢的一張名片,和武漢密不可分。武漢生活怎么吃三餐,先重點說說過,早反正我是有這樣的經驗,在武漢,過早是開啟美好一天的必備。
1、武漢人怎么過早?
武漢的過早一個月不重樣?這絕對是謙虛的說法。別老說熱干面熱干面,我們可以熱干面熱干細粉熱干寬粉熱干所有,別老說牛肉面牛肉面,我們有細面手工粉圓粉寬粉通心粉苕粉粉絲。沒有什么能阻止我們邊走路邊過早,飛起來的521不行,騎電瓶車不行,下雨天更不行。如果快遲到了,就邊跑邊吃,有位同學說他高中3年就沒在桌子上吃過早飯,這就是很正宗的武漢伢了。
就算大雨讓這座城市顛倒武漢人也不能不過早,武漢人對過早的癡迷已經到了世界頂峰,不管發生什么事,先吃碗熱干面吧!邊走邊吃也是有原因的邊走邊吃,可以讓熱干面不han,也可以讓原本很ta的面條在空氣中自然遇冷。既節約了時間,又不會著急上火,你說是不是辣個事?在武漢,過早是開啟美好一天的必備。這些大大小小的攤子藏在每條路的街頭巷尾,
2、荊州油香怎么做?
我來回答。我看其他回答實在太不靠譜,所以我覺得有必要澄清一下事實,荊州油香絕對不是回民的那種婚喪嫁娶才會制作的油餅類食品。在百公里之外的武漢,它有個更響亮的名字叫:面窩,而在湖南,還有個名字叫蔥油粑粑。它們雖然都和油香稍微有點小差別,但從原料選擇和制作工藝上看是大差不大的,荊州油香是荊州人早上的全民小吃之首,在荊州有很深厚的群眾基礎。
這種米粉炸成的小吃我在武漢吃過幾次,也是非常喜歡那種脆脆的口感,后來在洛陽也看到過,只是這東西一離開當地的水土,總覺得味道相距甚遠。下面就來說說荊州油香的做法,第一步:準備材料。大米和黃豆按照3:1的比例稱出分量,然后分別浸泡在清水中。大米浸泡時間在4-5小時,而黃豆浸泡時間為6-8小時,所以一定要分開泡。
準備蔥花,姜末,熟芝麻,五香粉,鹽,味精,少許生抽,香油,第二步:打米糊。將泡好的原料加上姜末,五香粉,鹽,味精,少許生抽,香油,加適量水放入破壁機中達成米糊,將米糊倒出后,加蔥花,熟芝麻攪拌均勻。這時候就可以直接炸了,不過放在那里讓它醒個個把小時更好吃,第三步:炸油香。準備一個大勺,先用植物油涂抹一遍。
油香有專用勺,底部是凸起的,這樣中間才有空心,起油鍋,將大勺放入后將油燒熱,讓大勺在里面炸個五分鐘完全預熱,這樣可以讓油分子徹底的滲透進大勺的金屬縫隙中,炸面窩就不沾了。鍋內油溫到5-6成,將面糊舀到大勺中,放入油鍋內浸炸,當油香慢慢成型后就可以用筷子或者鐵簽子在旁邊一撬即可脫模。油溫不能高,保證在6成油溫左右將油香慢慢的炸到通體金黃,漂在表面上即可,
3、如何在武漢一個月不重樣的過早?
在武漢,有一種炫富,叫做過早。老通城的豆皮,蔡林記的熱干面,談炎記的水餃,田恒啟的糊湯米粉,厚生里的什錦豆腐腦,德華樓的年糕,老謙記的牛肉枯炒豆絲,五芳齋的麻蓉湯圓,同興里的油香,嚴老幺的重油燒梅無論是老字號店鋪還是家門口的早點攤,都能呈上一份夠味的美食,1、熱干面是武漢最具代表性的早點,它不僅是武漢人的心頭好,更是來武漢必吃的特色之一。
武漢好吃的熱干面館也數不勝數——(以下推薦來自網絡,本人尚未驗證)拍碗熱干面:白鷺街9號(楚河漢街地鐵A出口)天天紅油趙師傅熱干面:糧道街139號羅氏熱干牛肉面:玫瑰街279號雙艷牛肉熱干面:漢口臺北一路環亞藝樹家小區旁三環熱干面:八一路483號武大三環公寓(法盟對面)長子熱干面:漢口車站路49號(近中山大道)石記熱干面:戶部巷28號龐記熱干面:一元路漢景村1號(近坤厚里十六中)2、在武漢,牛肉粉和熱干面絕對是一對相愛想殺的好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