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分流,一部分轉到附近一個村的小學去,還有的學生,轉到市里小學,家長每天開車接送上學放學。原來也是村小,后來附近的銅礦小學,青山礦小學,獅礦小學,村小,4個小學都在這所小學,也是分流到附近規模比較大的小學,教學點的學生,到附近規模比較大的小學。
1、村里的小學,都沒有了,學生都去了哪里呢?
村里的小學,不是沒有了,而是撤并整合了。潮爺就是村里的小學教師,08年退休的,以前是一個村(大隊)一所小學,一個鄉(鎮)十幾所小學。經過整合撤并,我們鄉(鎮)現在有四五所小學,這些小學的學生都去了哪里呢?潮爺以前所在的大隊,有一所完小,2個教學點。2個教學點的學生,到附近規模比較大的小學,原來也是村小,后來附近的銅礦小學,青山礦小學,獅礦小學,村小,4個小學都在這所小學。
校舍新建的,班級比較多,老師也比較多,本村(大隊)小學(就是潮爺一開始教書的小學)已經沒有了,因為計劃生育的原因,這個年齡層次的適齡兒童少了,以致于學生人銳減。后來一個村小只剩十幾個學生(以前最多時,學校三百多人),實在辦不下去,學生分流,一部分轉到附近一個村的小學去,還有的學生,轉到市里小學,家長每天開車接送上學放學。
潮爺退休前所在學校,是我們鄉2個村合辦的,當時學生數比較多,到我退休時,學生數已經減少了。一個學校只剩下五六十個學生,我退休后,這個學校也撤并了。也是分流到附近規模比較大的小學,同樣,有私家車的家長,將孩子轉到市里小學上學。每天家長開車或騎車接送,我老家因為拆遷,往進了回遷安置房。讀書的小孩,同樣是分流,
有錢讀私立,除了身份證明,別的啥材料都不需要。沒錢想進公立,第一:得有社保和實際居住登記一年以上,第二:必須辦理租賃合同。當然,你有房子除外,第三:盡量找學位不緊張的區域去居住和申請學位。至于哪里的學位不緊張,得看周邊是商業的還是住宅地段,這個估計很少人去了解,我們之前住的地方并不算很繁華的關外,只是居住人口密集,但是錄取的只錄取到D類。
而現在住的地方,是市內繁華的商業圈,居然錄取到F類,而且有時還錄取不夠,別的學校會分流一點過來。這點,對于分流的孩子來說真的賺大了!因為這學校比要申請的學校好的多,上不了學不必抱怨責怪發牢騷,只能自己找自身原因。認識一位朋友,因為擔心幼小的孩子不適應北京的氣候,十二月份決定舉家深圳定居,一來深圳找到單位馬上把戶口遷入,第二個月身份證辦好就買房,第三個月準備好孩子的所有入學資料。
3、坐標深圳,不上幼兒園能直接上小學嗎?
可以直接上小學,孩子上學受是國家法律保護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第十一條凡年滿六周歲的兒童,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監護人應當送其入學接受并完成義務教育;條件不具備的地區的兒童,可以推遲到七周歲,適齡兒童、少年因身體狀況需要延緩入學或者休學的,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監護人應當提出申請,由當地鄉鎮人民政府或者縣級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批準。
第十二條適齡兒童、少年免試入學,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保障適齡兒童、少年在戶籍所在地學校就近入學。小學是義務教育,幼兒園是非義務教育,無論是否上過幼兒園,符合條件的都可以上小學,你在深圳條件允許建議還是讓孩子上幼兒園。在幼兒園可以培養孩子與其他孩子交往的能力,日常生活自理能力,這些對孩子情商的培養是及其重要的。
在我小時候就沒上過幼兒園,那時的孩子大部分沒有上過幼兒園,6歲直接讀小學,孩子們的起點基本是一樣的。而現在的孩子們幾乎都上幼兒園,那么上小學孩子的起點就不一樣了,雖然在幼兒園期間國家規定不能學習小學的知識內容,但是孩子通過集體做游戲,學手工,學兒歌,學簡單的舞蹈等活動,讓孩子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得到了鍛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