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包身工的悲慘命運及其所遭受的殘酷剝削和壓迫,指出包身工制度必然滅亡,包身工作品簡介包身工是中國現代作家夏衍寫于1935年的一篇報告文學,反映了包身工在20世紀30年代上海紡織廠的境遇,包身工的作者是夏衍,第一部分(1-8段)敘述包身工早上起床的情況,描述他們惡劣的生活狀況;介紹包身工的來歷和身份,說明包身工的背景。
包身工的作者是夏衍。夏衍是中國著名的作家、文學評論家、翻譯家和社會活動家。祖籍河南開封,1900年10月30日生于浙江省杭州縣(今杭州)。原名沈乃西,字首末。1919年,夏衍在家鄉和同學們一起發起創辦了浙江第一份進步刊物《雙十》。后來,夏衍在滬、穗、桂、港等地主持《華商報》等報紙,并擔任《新華日報》代理總編輯。包身工作品簡介包身工是中國現代作家夏衍寫于1935年的一篇報告文學,反映了包身工在20世紀30年代上海紡織廠的境遇。文章以確鑿的事實和準確的數據,真實地描述了包身工的悲慘生活。按時間順序選取了包身工兒童日常生活的三個主要場景,從生活、飲食、工作狀態等方面描述了包身工的悲慘生活。其中適當穿插了典型的描寫和精辟的論點,豐富了文章的內容。
2、l《 包身工》全文可分幾部分?每部分主要講些什么內容第一部分(1-8段)敘述包身工早上起床的情況,描述他們惡劣的生活狀況;介紹包身工的來歷和身份,說明包身工的背景。第二部分(9-17段)敘述了包身工早餐的場景,描述了他們糟糕的飲食狀況;分析包身工發展的原因,第三部分(第18-25段)敘述了包身工上班的情景,描寫了工廠里惡劣的勞動條件,揭露了包身工所遭受的殘酷剝削和壓迫,指出日本在華棉紡廠由于剝削包身工而迅速擴張。第四部分(第26-33段)總結全文,總結包身工的悲慘命運及其所遭受的殘酷剝削和壓迫,指出包身工制度必然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