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地從商的本地人很少,所以有可能眾多富豪中廣東人不是很多。廣東省在省內已經達到富豪的標準,但是值得一說的是,在廣東省內貧富差距懸殊,一線城市和四線城市都聚集在廣東省內,而城市之間的資源分配不均,導致差距不斷拉大,所以在廣東省富豪有很多,但是貧窮的人也是多的。
1、在浙江打工和在廣東打工有什么區別?
作為一個浙江人,我承認廣東經濟毫無疑問是第一。從全國范圍內來看,廣東是全國人民打工的第一選擇地,廣東的經濟總量最大,財政收入最高,進出口貿易額最高,500強企業的數量第二。以上幾個宏觀方面的數據,足以說明廣東的經濟實力排在全國第一,并且排名第二第三的省份和它相比還有相當的差距,浙江也是外貿大省,但廣東作為龍頭老大的地位還是不可動搖。
2017年,廣東省進出口總額68156億元,江蘇40022億元,浙江25604億元,分配排名全國第1、第2和4位,該年,廣東進出口總額占全國的比重24.5%。僅廣東的一個深圳市貨物出口額1.65萬億元,占全國貨物出口總值的10.8%,實現25年位列內地大中城市首位,我們浙江的國企國模和經濟基礎是這三省當中最弱的,但卻是民企最多、商人最多、民富程度最高的省份。
相比于民富非常集中的廣東,浙江的民富是最均衡的,即使在經濟規模不出彩的中小城市,富人比例也非常高,全國人均可支配收入30強城市當中,浙江獨占9席,盡管經濟規模與廣東、江蘇有著明顯差距,但人口也少的多,所以人均經濟數據比廣東還是明顯高出一截的。屬于經濟發展最均衡的省份,這種強大的均衡發展能力才是浙江最可貴的地方。
2、為何浙江流入人口大多為原浙江籍?浙江以前人口流失有多嚴重?
一句話,蝦扯蛋,因為上圖只反應了杭州市對浙江全省的吸血情況加重,杭州首位度,中心度繼續增強,解放前后至七八十年代之前杭州首位一直低速徘徊,七八十年代對金華,紹興,湖州等地區人口有較高吸引力,九十年代起對溫州,臺州,嘉興,麗水等地吸引力增加,近十幾年因為三核心之一溫州,雙子星之甬城低速發展,相對衰落,杭州已成全省流量中心,這張圖是最好的證明,至于浙江人口外流從八九十年代來一直存在,網易丁磊不就是九十年代闖廣東的嘛,到二十一世紀初達到一個高峰(能源土地緊張,騰籠換鳥政策),大量創業人才西進北上南下,可以說是一次浙商大流動,現在上海前一百富豪也一半是浙江人,前十中五人是浙江人,前二十占十個,包括上海首富,廣東前一百也有人進入富豪榜,北京前一百也有十來人是浙商,這背后是更多的浙商及浙江普通打工者(八百萬左右),浙江人口從3827萬(1980年常住),3826萬(1980戶籍),4238萬(1990常住),4235萬(1990戶籍),4680萬(2000常住),4501萬(2000戶籍),5447萬(2010常住),4730萬(2010戶籍),5850萬(2019常住),4999萬(2019戶籍),這是近四十年來浙江人口變化數據,并沒有太多波動,浙江本土應該有四千萬人,另在外應有九百來萬在外打工經商學習(含中國籍出國人員),再加上近兩千萬不到的外來人口構成5850萬常住,
3、為什么很多廣東人、浙江人、上海人去河南打工、經商?
因為河南是全國人民向往的地方,這里的人淳樸善良,誠實守信,又是經濟強省,去了肯定錯不了,所以都跑過去了。河南地處中原地區,人杰地靈,歷史文化濃厚,交通發達,特別最近幾年經濟數據持續上漲,現在已經躍進到前幾名,逐漸成為下一個投資的沃土,奇跡迅速就會在這里展現。河南文化底蘊深厚,人文和古跡眾多洛陽曾是十三朝古都,曾作過政治文化中心,洛陽的牡丹甲天下,
開封是八朝古都,開封是《清明上河圖》的產生地。還鄭州、安陽、許昌等古都,還有聞名中外的少林寺,少林功夫群冠天下,有天河紅旗渠,還掛壁公路郭亮村,這里是創造多項奇跡的地方,位置優越,人口眾多無可替代鄭州作為河南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地處中原地帶,有貫穿東西和南北的交通大動脈,鐵路和公路優勢明顯,這里是人口大省,這里是產糧大省,這里是經濟強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