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廣東人飯前飯中飯后隨便喝茶,隨時喝茶主要是泡熱茶,喝熱茶的緣故。在廣東,有人約你飲“早茶”,更多是花時間坐下來,談事情、談生意或聊天,不單單是喝點茶的意思,是邊吃邊聊,而且,赴約喝茶的人都意味著不趕時間,那些對茶講究的人,還會自己帶上自己的茶到茶樓里泡。
1、廣東人為什么喜歡喝茶呢?
秦末,嬴政派遣趙佗伐南越,就是今天廣東西。五十萬大軍南下,他們并沒有喝茶的習慣,他們占據了廣東西能種植農作物的做好地方,開始農耕。這時候,大秦滅亡了,趙佗封鎖韶關,自立為王,那么原來的原住民呢,被迫東北方向的遷徙。那里是潮汕地區,別的農作物就別想了,種植茶樹那是非常的好,那么,潮汕人民愛喝茶,那就不用多說了。
2、廣東的“早茶”是喝茶嗎?
在廣東,有人約你飲“早茶”,更多是花時間坐下來,談事情、談生意或聊天,不單單是喝點茶的意思,是邊吃邊聊,而且,赴約喝茶的人都意味著不趕時間,廣東茶樓更多是社交場合,本地人上茶樓不是主要為喝茶,主要是為邊吃邊聊如果是早上要起來趕時間出去辦事,或者一個人,廣東人一般會找個早餐店吃點粥、粉、包點之類抓緊時間吃完就出去做事去了。
如果有人約上茶樓,那就是聊天的意思,見朋友,談事情,或者是認識的朋友,大家沒什么事,大家約好在茶樓聊聊天。廣東的茶樓不但有茶水提供,按人頭收茶位費,茶樓里還可提供各種茶葉,如紅茶、綠茶、普洱茶、菊普等等,那些對茶講究的人,還會自己帶上自己的茶到茶樓里泡。而且,在廣東,一般茶樓不但有早茶,也有晚茶提供,甚至有一些是24小時通宵營業的茶樓,他們一般也提供正餐飯市的服務,還可以點菜吃飯,
經營茶市者也看到茶樓吸引人,能留客,做茶市多是經營主管方為自己經營的大環境聚人氣而開設。廣東茶樓里提供的茶點多種,一般可分為五大類到茶樓就不是為了嘗一兩樣好吃的大菜和主食,追求吃主菜吃得很飽,而是小嘗即止,嘗嘗滋味,茶樓里可供選擇的美食相當多,但多數量不大,來這吃是為了多嘗嘗多種茶點美食,嘗嘗各種滋味。
廣東茶樓茶點非常多,基本可分為五大類:一是蒸籠,如鳳爪、排骨、豬肚、牛腩、牛肚、牛筋、牛丸、牛百葉、蝦餃、腐皮卷等,二是糕點,為蛋撻、椰絲球、豆沙酥、水晶餅、黃金糕、叉燒包、流沙包、奶黃包、蓮茸包、椰絲包等。三是粥粉類,如魚生粥、雞生粥、及第粥、皮蛋瘦肉粥、白粥、白果粥、魚片粥、豬雜粥、黑豆粥、小米粥等等,以及湯粉、腸粉、卷粉和面類,
3、有人認為用餐后半個小時之內喝茶不好,為什么很多廣東人吃飯都在喝茶呢?
謝謝邀請!有人認為飯后(或餐后)半小時內飲茶不好,實際上是一種誤解。第一個原因是以前的人們一般都是缺衣少食,居家過日子的時候,認為吃飯是一件大事,如果吃飯后就飲茶,會沖淡胃液,影響消化吸收,不合算,第二個原因是日子過得好的時候,吃得飽飯了,怕喝茶脹肚子,引起肚子脹痛,不舒服。第三個原因是后來生活條件好了,有飯吃飯,吃得飽了,甚至油水也豐足了,老人們怕小輩們不懂事,馬上喝冷茶,一冷一熱,引起反酸(反胃酸水)傷胃,
所以,老人們就經常會告訴小輩們,吃過飯后慢點喝茶。實際上當時的茶很淡,沒有茶味,跟現在的水差不多,一般只用一點點茶葉就要燒泡一大壺茶,放涼再喝,那時候的茶葉不是很好,也根本沒有現在的茶葉放的多,至于廣東人飯前飯中飯后隨便喝茶,隨時喝茶主要是泡熱茶,喝熱茶的緣故,這個喝熱茶生活習慣是主要的原因,也有天氣溫度和地域環境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