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來深圳快20年了,曾經(jīng)有段時間想過回老家武漢發(fā)展,慶幸我最后沒有成行,但我想分享兩個朋友逃離深圳又回來的例子。我這個人啊,就是有一個深圳情結,很多人逃離深圳又復回,并不是個例,在深圳生活了10年,去年退休后來到國外陪女兒讀書,也算是基本“逃離”了深圳吧。
1、逃離深圳,算不算一個失敗者?
我沒有在大城市的工作生活經(jīng)歷,別說像深圳這樣的一線城市了,也許回答這樣的問題根本就沒有資格。但看到這個題目,又很想說兩句,深圳是一座年輕的城市,她注定就是年輕人的天下。由于她生活節(jié)奏太快,以至很多人不適應,這也是許多人感到的工作和生活的壓力,而對于年輕人來說,他們或更適應這種快節(jié)奏的生活,甚至是‘’如魚得水‘’。
所以說深圳是年輕人的城市一點也不為過,而中年人呢?說老不老,但也不再年輕,說不是中年人的生活也能理解。況且一個月2萬的工資,要應對高物價高租金,的確有些捉襟見肘,關鍵是高房價,奮斗一輩子買不起房,也未免太殘酷,但這是事實,有位深圳的朋友告訴我,最近一次房價上漲,覆蓋了整個南山區(qū)和寶安區(qū),房價都達到10萬以上了。
而這兩個區(qū)的位置還相對較偏遠,那位置好點的房價豈不更高!面對如此高的房價,與其說是‘’逃離‘’,其實也是一種無奈的撤離,也就算不上是一個失敗者,深圳是一線城市中土地資源最緊張的,又是每年人口流入最多的,而且人口結構也是最年輕的,從任何一個角度來看,房價總是上漲的。其實這種情況,除了深圳各大城市都有,許多在一二線城市工作的,選擇在三四線城市買房或者回家創(chuàng)業(yè),都是因為高房價,
2、你想過逃離深圳嗎?
在深圳生活了10年,去年退休后來到國外陪女兒讀書,也算是基本“逃離”了深圳吧!談談自己的想法,與提問者交流。我這個人啊,就是有一個深圳情結,1984年,我24歲,差點來了深圳,但是糾結于自己在內(nèi)地的一官半職美好前途,遲遲沒有付諸行動。但是賊心不死,到了08年我48歲,我還是通過公司內(nèi)部調(diào)動來到了深圳,
說實在的,到了深圳,第一感覺是終于回家了,不顧別人的一再勸阻,在深圳當時號稱最好的小區(qū)買了房子??陀^地說,深圳是一個務實、包容的城市,人際關系相對簡單,發(fā)展機會也明顯比內(nèi)地多多了,你有能力,個人素質(zhì)高,就有施展拳腳的空間;你沒有能力,沒有業(yè)績,就只有眼睜睜的看著別人拿高收入而自己顆粒無收,僅靠搞好關系是不可能給自己帶來真金白銀的。
即使有,也不可能長久,在這方面,跟內(nèi)地大多數(shù)地方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但是,給人的感覺就是人情冷漠,缺乏歸宿感,問題來了,給你再一次選擇,你會選擇裙帶關系豐富講究人情世故的內(nèi)地,還是人際關系簡單更講業(yè)績和能力的深圳呢?當然,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選擇,因為每個人的情況不一樣。所以只能說,是堅守還是逃離深,真的不能一概而論,只能根據(jù)自己的情況來選擇和抉擇,
堅守,意味著繼續(xù)付出和打拼;逃離,要想想自己真的能回得去嗎?你能從一個開放的環(huán)境重新融入到封閉的環(huán)境嗎?很多人逃離深圳又復回,并不是個例。和你一樣,我在深圳工作時也有挫折,也有磨難,但是我不怪別人,我認為是自己的能力有限,也有自己的選擇和放棄,一句話,認了。但是,不能忘的是我們生活的真諦究竟是什么?還有我們是否能真正的把握機會?對生活在深圳的人來說,真正最大的挑戰(zhàn)是高房價,
3、企業(yè)開始逃離北上廣深,深圳寫字樓租金跌至低估,最高下跌30%!對此,你怎么看?
房價上漲的過程,也是國內(nèi)企業(yè)國際競爭力持續(xù)減弱的過程,今天經(jīng)濟增速放緩的結果,與房價上漲息息相關。自2018年下半年起,深圳寫字樓遭遇大面積退租,空置率急劇攀升,部分寫字樓租金下降30%,房價可以炒,可以炒上天,但是租金一定不能炒,最后一定還是市場說了算,在經(jīng)濟繁榮,發(fā)展良好,盈利豐厚的階段,房租上漲對于公司盈利影響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