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意思的是,徐炳把這本精彩的書開發(fā)成了pop-upbook,讓這本全世界都能讀的書變得更加精彩有趣,這是一本不用翻譯就能在任何地方出版的書,地書應(yīng)該大家都不陌生,書里有各種小機關(guān),還在讀書的人都充滿了互動,其實大家真正看的書,也不會堆積超過一個書架,文盲可以像知識分子一樣享受讀書的樂趣。
瑞士人HansIngold發(fā)明了密集架,利用地面軌道真正節(jié)省了空間。但是在找書的時候,走在其中遇到名著的幾率就降低很多了。乍一看,倉庫可期的感覺也淡了很多。可見,人對書的感情不僅僅是獲取知識的工具。很多人對古籍善本的興趣,一部分來源于其簡約卻有內(nèi)涵的外觀,但也僅僅局限于外觀所營造的氛圍。這種氛圍帶來的愉悅感和走在宜家、品牌店、商場、沃爾瑪、博物館、公園、景區(qū)是一樣的。其實大家真正看的書,也不會堆積超過一個書架。但這種氛圍還是必要的。
2、你認為有哪些和書籍有關(guān)的裝置藝術(shù)?地書應(yīng)該大家都不陌生。是徐冰收集整理世界各地的標志寫的一本書,這是一本不用翻譯就能在任何地方出版的書。不管你講什么文化背景,什么語言,只要你有當(dāng)代生活經(jīng)驗,都可以讀這本書,文盲可以像知識分子一樣享受讀書的樂趣。有意思的是,徐炳把這本精彩的書開發(fā)成了pop-up book,讓這本全世界都能讀的書變得更加精彩有趣,書里有各種小機關(guān),還在讀書的人都充滿了互動。這本書共12頁,講述了主人公小河從早上7點到下午6點的12個小時的白天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