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人又不是一個人,我是東北人,也沒接觸過湖北人,即便接觸過,也不能從一個人的印象來概括所有湖北人,不管是哪里,好人都是絕大多數,但是壞人也肯定會有,東北人也不例外,很多人僅從接觸過的個別東北人來概括所有東北人一樣有失偏頗,所以我必須親自去湖北,親身體驗湖北的風土民情,才能留下比較真實的印象,道聽途說的“印象”都不能當真。
1、東北人如何看待湖北人?
這個問題沒有意義!湖北人又不是一個人,我是東北人,也沒接觸過湖北人,即便接觸過,也不能從一個人的印象來概括所有湖北人,不管是哪里,好人都是絕大多數,但是壞人也肯定會有,東北人也不例外,很多人僅從接觸過的個別東北人來概括所有東北人一樣有失偏頗,所以我必須親自去湖北,親身體驗湖北的風土民情,才能留下比較真實的印象,道聽途說的“印象”都不能當真。
2、湖北人比北方人聰明嗎?
中國人勤勞、聰明能干,湖北地處長江流域魚米之鄉,好山好水養一方人,智力上并無大的差別。改革開放后只有頭腦靈活與眼界的不同,這與物產和習慣有關系,湖北人一般會吃魚,有人就喜歡吃魚頭,魚腦中所含的營養是最全面、最豐富的,其中含有一種人體所需的魚油,而魚油中富含高度不飽和脂肪酸,它的主要成分就是我們所說的“腦黃金”。
3、南方人是怎樣看待湖北人的?
1,聰明,嘴上不說,心里門清。吃虧只是ta樂意而已,別以為ta傻2,脾氣狂暴,為什么是狂暴不是火爆?因為ta從不立刻火爆,有一陣潛伏期,就像在蓄小宇宙,等到ta覺得無需再忍了,ta能讓你見識ta是如何把脾氣爆成TNT3,硬。認準的事和理很難把ta掰走,說服這個詞,在湖北人身上幾乎行不通,除非你有足夠的道理,他們雖固執,但不頑固,終歸到底還是聰明。
4、外省人中的湖北人是怎樣的?
天上的九頭鳥,地下的湖北佬,湖北人的精明,非一般人所能及。雖然我從未有機會到過湖北,可找了個湖北老婆,幾十年的相濡與共,使我對湖北人有一定的了解和感觸,一,湖北自古為中國的中心,南國水鄉,氣候溫和濕潤,風調雨順,乃魚米之鄉;這里的飲食文化,純厚實在,他們做菜沒有其它地方那么小氣,大魚大肉,話不多說就是吃。
湖北人吃魚特別的老練,就好像魚沒刺似的,而我多年來吃魚一直甘拜下風,二,湖北人以大米為主食,各種美食小吃花樣多多,尤其是那江米糍粑是我的最愛,煎炸蒸炒,軟濡香甜,還有那江米湯圓更是讓人百吃不厭頗具特色;最絕的是我丈母娘做的臘魚臘肉。那才是叫絕,每逢過年,家里到處都是掛著腌制好的臘肉臘腸,足有上百斤之多。
三,湖北人會做生意,在全國各地都是他們的身影,湖北人很自信,他們以自己是湖北人為榮,與北方人做生意,靈活不古板,盡顯他們的聰明才智,四,湖北人以家為中心,過年一般不請外人做客,缺點是瞧不起北方人,對外人操普通話,而自家人之間全是說湖北話;和湖北人接觸我發現他們有濃厚的重男輕女的思想,姑娘女婿都是客,兒子孫女再丑都是皇上。
5、“天上九頭鳥,地上湖北佬”為什么對湖北人有這樣的評價?
朋友們洋洋灑灑,引經據典,在下佩服,首先聲明,本人是湖北人。但是在當下,這句話絕對不是對湖北人的褒義詞,本人認為,除了朋友們所引用的歷史史料外,愚以為還有下面幾個原因:一,楚人“不服周”,限于篇幅,這個典故就不展開講了,大意就是當年的楚國敢對周天子的權威提出挑戰,也敢于拼搏,這大慨是楚人最牛叉的個性宣言,令天下諸侯刮目相看。
二,湖北屬楚地,歷來不畏強權:楚雖三戶,亡秦必楚,后來的陳勝吳廣起義地,也曾是楚國,項羽和劉邦逐鹿中原,楚人就是有一股子不服輸的勁頭。三,近現代,武昌起義,推翻帝制,創建共和,更是彪炳史冊的千古功勛,四,當下,武漢的城市口號就是:追求卓越,敢為人先,這些個性,積極因素自然勿庸置疑,但是,它卻觸及了保守思維,乃至成了循型守舊者對其嫉妒恨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