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目前,新疆總人口數量達到了2400多萬,其中有400多萬都是河南人,占據了新疆總人口數量的1/5。這支軍隊大部分留在了新疆,成為了第1批開拓新疆的河南人,每年來來回回新疆和河南之間也不方便,所以有很多人就開始慢慢定居新疆,置于說河南燴面在新疆為什么普及不了,是這樣,新疆揪面片相當于燴面,新疆基本上用綿羊肉,西紅柿,辣子等飯酸、辣、香、甜都有了,面放少許鹽活面,有咬勁,但一碗不便宜,最少15元一碗,沒河南燴面那么大碗哦,主要是新疆氣候原因,原料有特色,河南燴面呢,山羊肉,面蒸饃饃比新疆面好,一方水土養一方人,距離一萬多里地,沒法對比,除了羊肉,牛肉,雞肉,魚肉區別不大,沒事別撐著了,天天說這不好那不好。
1、新疆和河南有什么歷史淵源?
新疆和河南淵源頗深,現在的很多新疆人會說河南話,但基本上都是在兵團駐地。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成立以后,為保衛我國的西北邊疆,從內地征召了大批的熱血青年奔赴祖國的大西北!這是第1個原因,1956年有48列火車從鄭州出發,滿載著河南熱血青年來到新疆,大多數都加入了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當然其中有一部分分配到了地方上,一部分進了石油有色金屬等廠礦企業。
這個是在新疆的河南人的主力,也是建國初期新疆地區人口河南人口多的最重要的原因,第2個原因則是嵩武軍,在清朝時期左宗棠收復新疆的時候帶領的軍隊就是嵩武軍。左宗棠帶領這支軍隊打敗了阿古柏,收復了整個新疆地區,而阿古柏所屬的浩罕汗國也因被左宗棠擊敗而元氣大傷,但當時并沒有徹底的滅亡。所以這支軍隊就駐扎在新疆,防備浩罕的再次入侵,
當然浩罕國后來被沙俄所吞并,這又是后話了。所以這支軍隊大部分留在了新疆,成為了第1批開拓新疆的河南人!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組建時候的大批河南援建人員是第2批開拓新疆的河南人,第3個原因其實還是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有關,這個主要原因就是摘棉花大軍!如果你去過新疆就會知道新疆這里的土壤非常適合種植棉花,但是采摘棉花的機械化程度很低,所以到收獲季節就需要大批的人來幫忙采摘。
而河南人在兵團中人多,很多其實都是跟家鄉有聯系的,一般像這種事情都是找自己的同鄉,所以河南的摘棉花大軍自然多!2000年的時候,經??匆姾幽想娨暸_上報道河南的采棉大軍組團去新疆摘棉花,每年的勞動能手除了工資以外還有額外的獎勵,當時的獎勵就是可以坐飛機回河南,雖然現在乘坐飛機已經是很平常的事情,但是在當時飛機票確實是非常昂貴的,這相當于一種榮耀!最近幾年,每年大約有50多萬人來到新疆采摘棉花,主要來自于河南,四川,貴州等地,但是河南人占據了大部分。
每年來來回回新疆和河南之間也不方便,所以有很多人就開始慢慢定居新疆,當然這個過程是比較緩慢的,是潛移默化形式的。但是從第6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來看,10年時間河南人有21萬人流入新疆,位居流入新疆的外省人口首位!截止目前,新疆總人口數量達到了2400多萬,其中有400多萬都是河南人,占據了新疆總人口數量的1/5,
2、為什么新疆西藏的人很少出去打工,河南人卻遍布全國?
新疆西藏的人很少出去打工我認為有幾點一,地大人少,自己家活兒都干不完。二,溝通不變,好多人普通話講不好,三,飲食習慣不同。四,自家房子大,進大城市打工住著憋屈,五,問過一個新疆網紅店,為什么不多做一些售賣?回答:“太累啦,不要不要”。其實,賺多少錢倒是沒那么重要,如果能夠支撐自己和家人的日常生活,這就足夠了,
3、為什么有人說新疆的河南人不少,但河南燴面館卻很少?
我籍貫河南的,是新疆出生長大的,春節在河南鶴壁,安陽一探親星期,每天吃都吃燴面,味道不錯,碗大氣,有時還放鵪鶉蛋兩個,才8元一碗,青壯年男人一碗,準飽。置于說河南燴面在新疆為什么普及不了,是這樣,新疆揪面片相當于燴面,新疆基本上用綿羊肉,西紅柿,辣子等飯酸、辣、香、甜都有了,面放少許鹽活面,有咬勁,但一碗不便宜,最少15元一碗,沒河南燴面那么大碗哦,主要是新疆氣候原因,原料有特色,河南燴面呢,山羊肉,面蒸饃饃比新疆面好,一方水土養一方人,距離一萬多里地,沒法對比,除了羊肉,牛肉,雞肉,魚肉區別不大,沒事別撐著了,天天說這不好那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