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組詞:抓縛:捆扎;扎縛,”袒縛:肉袒面縛以示投降,5、棕縛棕繩今日長纓在手,何時縛住蒼龍是什么意思,”解縛:解去捆縛,4、解縛解去捆縛,”糾縛:纏繞束縛,3、系縛束縛,縛可以組詞什么,組詞:束縛、綁縛、系縛、解縛、棕縛、臂縛、白縛、返縛、縛送、縛在,縛住:捉住。
“束縛”的“縛”讀音為。第二聲。一、基本釋義:捆綁:綁~。手無~雞之力。解~。拘束:束~。作繭自~。二、組詞:抓縛:捆扎;扎縛。宋周密《武林舊事·乾淳奉親》:“八月十八日……竝出候潮門。先命脩內司於浙江亭兩旁,抓縛席屋五十間。”綁縛:捆綁。元關漢卿《王閏香夜月四春園》第三折:“將這廝綁縛定,往開封府見大人去來。”糾縛:纏繞束縛。清周亮工《書戚三郎事》:“戚臂左受創,糾縛既斷,因得以右扶首。”袒縛:肉袒面縛以示投降。語出《史記·宋微子世家》:“周武王伐紂克殷,微子乃持其祭器造於軍門,肉袒面縛。”解縛:解去捆縛。漢揚雄《解嘲》:“夫上世之士,或解縛而相,或釋褐而傅
1、束縛的近義詞:約束、管束、羈絆、限制、桎梏、拘謹、縛住、管制、拘束、奴役、握住、牽制、管理。2、束縛,讀音是shùfù,漢語詞語,意思是纏繞捆綁。3、出處:(1)《莊子·徐無鬼》:“齊人蹢子於宋者,其命閽也不以完,其求鈃鐘也以束縛。”郭象注:“乃反以愛鐘器為是。束縛,恐其破傷。”(2)宋·陸游《老學庵筆記》卷一:“蜀人爨薪皆短而麄,束縛齊密。”(3)元·趙孟頫《題耕織圖二十四首奉懿旨撰》之十七:“伐葦作薄曲,束縛齊榛榛
長纓:本指長繩,這里指革命武裝。在手,在共產黨的領導之下。縛住:捉住。蒼龍:指國民黨反動派。而這里的“蒼龍”出自唐代顏師古的評注中引用漢代服虔的話:“倉龍,太歲也。”倉龍同“蒼龍”,“太歲”是古人所說的兇神惡煞,這里引伸為蔣介石反動集團就是“蒼龍”。雖然最后兩句用的是設問句,但所起作用都是陳述式的肯定句,即總有一天,紅軍戰士將消滅國民黨反動派,奪得最后的勝利
4、縛可以組詞什么組詞:束縛、綁縛、系縛、解縛、棕縛、臂縛、白縛、返縛、縛送、縛在。縛拼音:fù,部首:纟,總筆畫:13,五筆:XGEF,倉頡:VMIBI,詞性:動詞,結構:左右結構,造字法:形聲,筆順編號:5511251124124。fù:聲母:f,韻母:u,聲調:第四聲。釋義:1、捆綁。2、姓。詳細釋義〈動〉捆綁說明:捆綁有兩種形式,一種是簡單捆綁,例如讓犯人伸出雙手,將其纏繞住;另一種是“花式捆綁”,即俗稱的“五花大綁”,繩子從胳膊和頭頸處繞來繞去,捆綁出花樣來。捆綁的復雜程度不同就決定了犯人自行解脫的可能性不同。擴展資料:筆順組詞1、束縛捆綁。使受到約束限制。2、綁縛捆綁。3、系縛束縛。4、解縛解去捆縛。5、棕縛棕繩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