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保的申請程序決定了不能僅在網上申請。這個問題看起來很簡單,只問申請低保可以在網上申請嗎,低保的申請,第一步,必須由本人寫出書面申請,如此狀況,網上申請,還有什么意義呢,網上申請低保,必需在村委會或社區有正常的上網條件和如用黨政機關一樣的上下班機制,這是必要前提,但目前是做不到的。
1、低保可以在網上自己申請嗎?
題主的問題是:低保可以在網上自己申請嗎?這個問題看起來很簡單,只問申請低保可以在網上申請嗎?認真想一下,看似簡單的問題,其實不簡單。本人在民政部門工作,日常工作中,經常下鄉抽查各類特殊人群的生活保障措施落實情況,對此比較熟悉,由我來回答這個問題,我的結論很簡單:不能。或者不宜在網上申請,理由如下:1.現實條件的限制。
網上申請低保,必需在村委會或社區有正常的上網條件和如用黨政機關一樣的上下班機制,這是必要前提,但目前是做不到的,尤其在農村,雖然近幾年互聯網進入鄉村發展很快,但在偏遠地區,用戶因成本、費用問題及運營商考慮投入與產出問題,遠未達到普及的程度,也就是說基礎網站絡條件尚不具備。另外,目前在農村,村兩委一般是三個人,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和村會計(或文書),加上駐村干部1-2人,主要的工作就由他們來做,
坦率地說,大部分村干部基本就不會使用電腦;有些會用,但目前村委會大多就沒有電腦。如此狀況,網上申請,還有什么意義呢?2.低保的申請程序決定了不能僅在網上申請,目前,低保的申請,第一步,必須由本人寫出書面申請。這是申請的啟動程序,書面者,手寫是也。本人申請了,就算啟動了,下一步才開始進入入戶調查這個最關鍵的一步,由駐村干部和村兩委干部負責完成。
入戶調查要實地查看申請人一家人平時吃飯、穿衣、住房、家人身體狀況,還有戶口本、殘疾證、低保證、五保證、孤兒救助證、住院治療費用和診斷證明等等證件和手續,當然還有財產狀況,主要側重于哪些因素發生了重大變化,導致家庭貧困,整個入戶調查表內容很多,其實質是家庭收入核查,最后要算出家庭人均收入,并由本人簽字。
知道家庭基本情況的本人(或戶主)不在家,入戶調查實際上沒辦法搞,之后的民主評議也無法參加,也無法自己當面陳述困難狀況,自然會對工作造成重大影響,3.政策規定的限制條件。更為關鍵的是,低保戶必須是本地戶籍,可現在農村舉家外出打工的情況極為普遍,低保政策上規定,一年之中多數時間在外,基本不靠農村土地生活的人,就不能納入低保。
1、低保同個人身份沒有任何聯系,依據《社會救助暫行辦法》“第九條、國家對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員人均收入低于當地最低生活保障標準,且符合當地最低生活保障家庭財產狀況規定的家庭,給予最低生活保障”,低保只考慮兩個條件,1、“家庭成員人均收入”;2、“財產狀況”,所以是不是“深圳大學的老師”,能不能交得起“網費”,跟申請低保沒有任何關聯。
2、“家庭成員人均收入”是指規定期限內獲得全部現金及實物收入,但是有些收入可以不計,如國家規定的優待撫恤金、計生救助、獎學金等等,而且還給與一定扣減政策,如殘疾、重病等增加的剛性支出,也可以獲得扣減,3、在人們印象中“深圳大學的老師”工資過萬,很難同“低保”聯系起來,但是這也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如果這位“深圳大學的老師”沒有積蓄,又因重病負債累累,也可以獲得低保;再如“深圳大學的老師”家庭負擔比較重,雖然收入相對較多,但是剛性支出更大,而且嚴重影響正常生活,也可以獲得低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