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塊錢存在銀行,每年的利息可達4450元,換算成年化收益,就是4.45%。如果真的是10萬塊錢存銀行,每年利息4450元,利息可以每年取出來,本金也可以隨時取出來,沒有任何的風險,沒有任何的套路,很多銀行存錢套路深,都要擦亮眼睛,年化收益4.45%,這個利息可以每年取出來嗎。
1、存10萬在銀行,每年利息可達4450元,存的人為何并不多?
身為銀行的工作人員,我可以給你計算一下:10萬塊錢存在銀行,每年的利息可達4450元,換算成年化收益,就是4.45%。我可以明確的告訴你,這個利率并不是很高,但是也不低,一般的銀行存款是達不到這個年化利率,至于你說的為何存的人不多,我這里就有幾個疑問要咨詢了。因為這這個年化收益4.45%里面,很可能有大坑在等著存錢的人跳,
年化收益4.45%,到底是存款,還是理財?現在銀行一般的定期存款,利率都比較低,像在國有銀行里面,定期一年利率2.1%,定期兩年利率2.6%,定期三年利率3.25%。地方性小銀行里面,定期三年的利率都是在3.3%――3.85%之間,至于定期五年,基本上很多銀行都取消了這個活動。所以能夠達到年化利率4.45%的,極有可能不是存款,而是理財或者基金之類的產品,
1.理財理財的收益都是預期收益,預期收益4.45%,不代表滿期后拿到的收益就是4.45%。我就在銀行工作,我可以明確的告訴你,如果一款理財產品,預期收益是4.45%,那滿期后90%的概率,收益是低于4.45%的。5%的概率,收益可以達到4.45%,3%的概率,收益超過4.45%。2%的概率,出現本金虧損,
所以,不能用理財的預期收益,來衡量我們滿期后可以拿到的利息。而且在本質上,理財都是非保本浮動收益的,都具有一定的風險性,對于追求本金絕對安全的人來說,理財有風險,就不是他們考慮的對象。所以就造成了,雖然預期收益很誘人,但是購買的人卻并不多,2.基金年化收益在4.45%左右的,那大概率是債券型基金。
債券型基金雖然是比較穩健,風險也比較低,但是還是有風險,它不符合保本保息的要求。而且很多人對基金并不了解,心里上的認同感也不強,因此愿意購買債券型基金的人,也就并不多了。年化收益4.45%,這個利息可以每年取出來嗎?還是必須要滿期才能取出來?這里面,就要說到保險產品的一個常用套路了,很多不良業務員,在銷售保險產品的時候,會告訴客戶,這個產品的收益是4.45%。
但是,她沒有告訴客戶,這個4.45%的利率,是必須滿期五年或十年后取出來,才能達到的收益,像一般的躉交產品,五年滿期勉強可以達到4.45%的收益。但是如果你是四年就退保取出來,那收益可能就只有3.5%,三年就退保取出來,收益只有2.5%。兩年退保取出來,剛好保本,一年就退保取出來,本金還有損失。像期交產品,至少都是十年以后才能退保取出來,
而且是時間越長,收益越高。你要是放個二三十年,年化收益可以達到5.0%以上,可是你要是交費滿期就取出來,不但沒有4.45%的利息,本金還要有損失。很多的人,都在保險這種套路上吃過大虧,因此只要是看到保險,心里面可厭煩了。一聽到保險兩個字,頭都疼,吃過一次虧,就是當交學費。怎么也不能接二連三的,一次次交智商稅吧,
因為這樣的保險產品,無人問津,也是很正常的事情。是銀行的常態產品?還是為了沖刺業績發行的臨時產品?那有人會問,有沒有利率就是4.45%,而且很安全,時間又不長,也沒有套路的存款呢?還真的有,不過你很難遇見,銀行每個季度,都有攬儲的業務指標。在季度末的時候,銀行為了完成指標,就可能會發行高收益短期的產品,
像我自己以前就購買過,七天的時間,年化收益7.0%。怎么操作的呢?也很簡單,比如說,100萬,年化收益7.0%,七天的時間,利息就是1345元,但是你的這100萬,存的是普通七天通知存款,利率只有1.1%,滿期七天的利息就只有211塊錢,然后銀行負責人,在你存款的時候,約定好必須要存滿七天的時間,然后在正常的利息外,再回饋你1134塊錢的現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