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南地北山東人,在上海的山東人有多少,咱不是戶籍警,不好統計,說不準確。理工類更加明顯,山東大學在山東投放的理工類名額是1422人,在上海投放的名額最少,僅有19人,可能是上海考生都不愿意出上海的緣故吧,即便想出上海,也會選擇北上廣這些大城市,很少選擇濟南這類城市的。
1、在上海的山東人多不多?
天南地北山東人,在上海的山東人有多少,咱不是戶籍警,不好統計,說不準確。但從山東走出的幾位上海市領導人,他們是山東人的驕傲,他們是:△劉學新,山東泰安人(山東青島出生),1963年12月生,1985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89年7月參加工作,研究生學歷,經濟學碩士,中央紀委第九紀檢監察室主任、福建省委常委、省紀委書記、省監察委員會主任。
2020年5月起任上海市委常委、市紀委書記,△周慧琳,山東蓬萊人,1962年10月生,1984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84年7月參加工作,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部教育經濟與管理專業畢業,在職研究生學歷,教育學博士學位。曾任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副局長、黨組成員、國家版權局專職副局長,出版管理司(古籍整理出版規劃辦公室)司長(主任),
現任上海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舒慶,山東青州人,1964年10月生,研究生學歷,理學博士,副總警監,1984年1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85年7月參加工作,歷任河南省政府副省長、黨組成員,省公安廳廳長、黨委書記、督察長(兼),省委政法委副書記(兼)。現任十九屆中央候補委員,上海市副市長,市公安局黨委書記、局長、督察長,上海公安學院院長,
2、上海考生考復旦、交大、同濟、華師容易嗎?
坦率的說,即使是在上海,想要考進上述四所學校也絕非外省市很多人想象的那樣容易。上海與其他省份一樣,在教育資源分配上向市重點的傾斜非常明顯,所以“中考決定高考”是現實存在的,如果你就讀高中是一所區重點或者普高,那想要考進以上四校難度就比較大,一般來說在年級排名不能穩定在前10%乃至5%(普高)就幾乎不可能,能通過自主招生的更少之又少。
在上海高考還采用“3 1”模式時,即使同濟與華師大的文科錄取分數相對低一點,但600分的考卷也必須高出一本線至少40分以上,而且不容忽視的是,上海高考錄取一直文科難理科易,算下來文科一本實質錄取率只有理科一半左右。而近幾年開始采取“3 3”模式后,復旦交大同濟華師大錄取分數陡然上升,使得上海考生競爭壓力越來越大,
3、我想問下山東省的大學對本省考生有什么優惠政策嗎?
每年高考完,你會發現你的同學,基本上都在省內上大學。為什么都不愿意出省?因為省內大學學校相對好一些,分數相對低一些?為什么分數會相對低一些?這就是因為本省的大學對本省考生有很大優惠,主要體現在招生人數多,所以分數相對較低,這就可以理解為什么在天津、北京、上海這些地方,上好大學要容易的多的原因了,我們以山東大學為例,來看一看:2018年山東大學文史類招生計劃中,在山東投放的名額是396人,幾乎和其他所有省市投放的名額持平。
理工類更加明顯,山東大學在山東投放的理工類名額是1422人,在上海投放的名額最少,僅有19人,可能是上海考生都不愿意出上海的緣故吧,即便想出上海,也會選擇北上廣這些大城市,很少選擇濟南這類城市的,山東大學是一所部屬的985、211大學,為何還會有“地方保護”?其實這樣的保護,在各國學校都是存在的,只是大家眼睛只盯著比較靠前的學校,比如北大清華復旦浙大等,忽略了其他學校而已。
部屬大學,經費主要來自國家,可以說是全國人民的大學,但是因為地方政府也會給予一定的經費支持,所以對本身學生優惠就可以理解了,而只要那些省屬高校,經費來自省政府,所以這種保護就更加突出了。不僅如此,高校還有部分“走讀名額”,這是針對大學所在城市的保護,一般來說,這些走讀名額的分數,都會低于錄取分數線錄取的,也是對所在城市學生的一種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