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同為古都的洛陽和鄭州現在哪座城市發展的更好。隨著這幾年的不斷發展,鄭州的貨運總量有了很大進步,2018年時,鄭州和西安擁有幾乎相同的貨運吞吐量,甚至西安稍多于鄭州,四、城建(鄭州勝)西安和鄭州都是擁有一千萬人口的大型城市轄區,這些都給發展階段的鄭州注入工業血液。
1、合肥和鄭州,哪一個城市發展的比較好一點?
我是河南人,我在鄭州工作,如果讓我說,鄭州好于合肥。鄭州的地理優勢明顯好于合肥,周邊城市沒有競爭對手,一家獨大,吸血效應明顯,合肥面對長三角城市的競爭,壓力很大,但有競爭才有發展,沒有競爭最終趨于死亡。美麗的園林城市,科技之城,要是讓我選擇我肯定去合肥,機會遠遠大于鄭州,就高速公路來說,安徽境內要求的是高速收費員微笑服務,哪怕是半夜開車經過安徽任何收費站都是笑嘻嘻的。
河南境內明顯沒有這樣的要求,經過時收費員生硬的說:卡,給我,合肥工業強過鄭州,總量不如,畢竟鄭州人口比合肥多了那么多,合肥科研機構世界級的全國排名第三,次于北京上海,大學質量我就不提,世界排名掛上號的,量子,超導,人工智能OLED面板液晶面板集成電路很多國家級項目落戶,比潛力你可以自己算,目前經濟不如那時人不夠多,比人均可以。
區域優勢是很難被數據指標取代的,就像華東片區越往東越好,合肥所在的華東片區又整體秒殺華北片區,華北片區又明顯秒殺東北西北片區,這是中國的地理風貌和三線發展理念決定的,鄭州整體比合肥好,區縣經濟比合肥強,市區經濟以及經濟結構比合肥市區差。兩個城市都屬于經濟欠發達省份,河南占了區域地理優勢,高速公路,鐵路,比安徽發達,但是教育要弱一些。
2、西安和鄭州相比,誰的發展前景好?
做為一個長期在西安出差的鄭州人,我不偏袒任何一方,我從以下和經濟息息相關的幾個方面著手分析:一、旅游(西安勝)西安是一個貨真價實的文化旅游城市,遍地是名勝,處處有典故,什么兵馬俑,華清池,古城墻,這個將軍的練兵場,那個丞相的故居。就連每天行走在西安的街道上,那也是踩著一座接一座的古墓,一不小心,就踩到皇陵上了,城區的建筑也都充滿了漢唐元素,很端莊素雅,
西安也花巨資修建了很多旅游打卡地,比如大唐不夜城,芙蓉園等等,說實話,確實美,也難怪那些外國人來中國看的最多的三個城市之一就是西安(其他兩個是北京和上海)。在旅游資源方面,西安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再看鄭州,雖然也有商朝古都遺址,有名揚華夏的少林寺(在國際上的知名度不算高)。不過,大部分來鄭州旅行的人,看得最多的卻是二七紀念塔,
和西安相比,旅游資源確實匱乏。所以,旅游資源上,西安完勝鄭州,二、教育(西安勝)西安有63所大學,本科院校41所,其中還有2所985,5個211。鄭州有56所大學(有資料說58,對本文影響不大),但本科院校只有25所,211大學也只有鄭大,所以,西安在教育方面,具有壓倒性優勢。大學的數量多,提供的人才響應不會少,而一流的大學多出很多,那么西安在人才培養方面的優勢就不言而喻了,
這一回合,西安勝。三、科技(西安勝)西安具有得天獨厚的高科技產業,比如航天,航空,軍工,新能源等等,而各種研究機構也層出不窮,這些產業給西安帶來了一定的附加產值,更促進了教育產業的發展。鄭州在這方面并不突出,一是因為鄭州是一個新興城市,建立省會的時間較晚;再者就是,鄭州所在的區位是平原地區,不適合建國初期國家對于高科技企業的安全布局。
所以,鄭州的科研水平弱于西安,四、城建(鄭州勝)西安和鄭州都是擁有一千萬人口的大型城市轄區。不同的是,西安受地形限制,相對比較集中,城區向外拓展的潛力取決于關中平原留給西安的土地面積,西安的城區很繁榮,但出了城區,就進入了非常明顯的郊區,下轄的縣區發展得也不算太好,這是西安的局限,而處于東部平原地區鄭州市區,其實也好不到哪去,國家給河南下達的一億畝耕地紅線的限令,決定了鄭州在搞好承建的同時,向往的擴張是由一條無形邊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