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末年的南陽是指南陽郡,包括37個縣,其中宛城就是南陽的郡城。我們可以找幾個很明顯的反例,比如劉秀南陽郡蔡陽人,劉秀是南陽郡人,那肯定是沒有問題的,但是如果要說劉秀的故鄉在現在的南陽市,那就有問題的了,因為南陽郡蔡陽縣在現在的湖北省襄陽市。
1、諸葛亮的躬耕地究竟在哪里,是湖北襄陽還是河南南陽?
我的回答:是湖北省襄陽。我的分析:諸葛亮在《出師表》中說: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陽,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并且唐代劉禹錫寫的《陋室銘》中有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東晉史學家寫的《漢晉春秋》說諸葛亮家在南陽的鄧縣,在襄陽城西二十里,這里叫隆中。也就是在東漢末年這個地方歸屬南陽郡管轄,后來經過歷史的演變和行政區劃的劃分,這個位置屬于湖北省襄陽,
并且諸葛亮在劉備、關羽、張飛三顧茅廬之后,在草廬中給劉備分析當前社會形勢,還有規劃出三國鼎立局面,提出了《隆中對》。諸葛亮的親朋好友和人際關系網大部分都是在襄陽,諸葛亮在《出師表》中說自己躬耕于南陽,是因為南陽出現過東漢的開國皇帝漢光武帝劉秀,諸葛亮希望蜀國后主劉禪能夠繼承劉秀的基業,興復漢室,所以我認為諸葛亮躬耕之地是湖北襄陽。
2、東漢末年,南陽附近是否還有一座宛城?
這個問題真搞笑!東漢末年的南陽是指南陽郡,包括37個縣,其中宛城就是南陽的郡城,宛城在東漢末年不叫南陽。《后漢書·郡國志》記載:“南陽郡(秦置,雒陽南七百里。)三十七城,戶五十二萬八千五百五十一,口二百四十三萬九千六百一十八,〖宛〗本申伯國。有南就聚,有瓜里津。有夕陽聚,有東武亭。〖冠軍〗邑,〖葉〗有長山,曰方城。
有卷城,〖新野〗有東鄉,故新都。有黃郵聚,〖章陵〗故舂陵,世祖更名。有上唐鄉,〖西鄂〗〖雉〗〖魯陽〗有魯山。有牛蘭累亭,〖犨〗〖堵陽〗〖博望〗〖舞陰〗邑。〖比陽〗〖復陽〗侯國,有杏聚。〖平氏〗桐柏大復山,淮水出,有宜秋聚。〖棘陽〗有藍鄉,有黃淳聚。〖湖陽〗邑,〖隨〗西有斷蛇丘。
〖育陽〗邑,有小長安,有東陽聚。〖涅陽〗〖陰〗〖酂〗〖鄧〗有聚,〖山都〗侯國。〖酈〗侯國〖穰〗〖朝陽〗〖蔡陽〗侯國,〖安眾〗侯國。〖筑陽〗侯國,有涉都鄉。〖武當〗有和成聚,〖順陽〗侯國,故博山。有須聚,〖成都〗〖襄鄉〗〖南鄉〗〖丹水〗故屬弘農。有章密鄉,有三戶亭。〖析〗故屬弘農,故楚白羽邑,
3、為什么東漢末年三國時期南陽郡,沒有南陽縣,南陽如何有諸葛亮?
現在襄陽市沒有一個叫“襄陽縣”的,也沒有一個叫“襄陽區”的,所以,襄陽市也不能叫襄陽市,襄陽城也不能叫襄陽!我早就說過,襄陽說們搶奪躬耕地老是顧頭不顧腚!光知道弄一些無稽之談否定南陽郡郡名與郡治互指,否定諸葛亮親口說的“躬耕于南陽”的南陽不是當時的南陽城。可是如果按照他們發明的理論往他們頭上一套,他們那一套歪理邪說馬上就露餡了,
為什么只有\ 東漢、三國南陽郡雖然沒有南陽縣,但南陽郡郡城宛城,就是南陽城,俗稱南陽,或簡稱南陽。就和現在襄陽的情況是一樣的,古今一理,一脈相承,再比如古代荊州,所轄七郡,沒有一個叫荊州郡的,但它的州城郢和江陵照樣叫荊州城,襄陽近鄰十堰市,下轄縣區中也沒有一個叫“十堰”的,為什么也能叫十堰市?例子多得很,不再一一列舉!從以上可以看出,襄陽說的說辭是多么的荒謬!其搶奪躬耕地的手段是多么的卑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