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荊州是現在的哪里,就是是現在的湖北荊州市。荊州是三國時期的吳國府地,歷史悠久,現在的荊州絕對是三國時的荊州,只是當時荊州的轄區比現在大,人們考察后,認為原荊州城實系紀南城,在現在荊州市區以西,關羽失荊州是三國時期蜀國的轉折點,失了荊州,蜀漢等于少了半壁江山,其在全國影響力大降,關于荊州的失去,歷來都被說成,關羽大意失荊州,之然而荊州之失,真的是關羽大意造成的嗎。
1、三國荊州是現在哪里,就是現在湖北荊州市?
謝邀答!三國荊州是現在的哪里,就是是現在的湖北荊州市?荊州是三國時期的吳國府地,歷史悠久,現在的荊州絕對是三國時的荊州,只是當時荊州的轄區比現在大,人們考察后,認為原荊州城實系紀南城,在現在荊州市區以西。其實荊州古城墻并非建于三國時期,而是始建于更早的春秋戰國時期,現城墻保存完好,雖城內己物非人非,但有些地方,古老的影子還依稀可見,從荊州博物館及鎮館之寶編鐘,可窺見一斑,
嚴格意義上講,劉備大意失荊州,應該不是僅失的現在的荊州城,失的城池當是江陵,詩曰“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江陵古時名氣并不遜于荊州,現江陵為縣,隸屬荊州,屬于荊州下設的一個轄區,但古荊州與江陵為同一城,有一城二名之說,可見古代江陵荊州其實是一個版本,江陵的版本更老些,所以,三國之前,代表荊州的應該江陵更確切。
而三國讓荊州揚名立萬,荊州城的古城墻又保存完好,江陵的身價被迫縮水了,無奈讓位于城墻圍繞的荊州城了,只得俯首為臣,隸屬荊州了,這千里江陵也縮小為現今的百里江陵了,荊州城保存有古時建筑的完好城墻,可見從古就屬于戰略要域,是兵家虎視眈眈之地,城墻之上滿是英雄的血淚,從城墻上向外望去,現雖已被一座座矗立的高樓大廈取代,三國時,一定是風沙萬里長,冷風嗖嗖,戰馬嘶嘶,荊州城里是森嚴璧壘,嚴正以待。
2、三國中關羽鎮守的荊州是現在的哪個城市?
三國時期的荊州是天下戰略中心,諸葛亮曾說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聯吳會,西通巴蜀,魯肅甚至毫不遮掩的說:“此乃帝王之資。”以此可見荊州的重要性,三國初期荊州東漢年間,天下共分十三州,荊州下轄七郡,分別為;南陽郡、南郡、江夏郡、零陵郡、桂陽郡、武陵郡、長沙郡。治所在漢壽縣,公元190年,劉表單騎入荊州,將荊州的治所遷徙到了南郡的襄陽縣,
到了公元206年,曹操進攻荊州,分南郡北部設立襄陽郡,從此成為荊襄八郡。赤壁之戰后瓜分荊州赤壁之戰時,曹操又分割南陽郡一部分為南鄉郡,等到曹操戰敗后,實力收縮,只能控制江北郡縣,所以曹操掌握了南陽郡、襄陽郡、南鄉郡。赤壁之后,荊州江南地區出現了權力真空,孫權劉備開始在此地角逐,最終劉備奪取了荊州南部的長沙、武陵、零陵、桂陽四郡,以及半個南郡半個江夏郡。
孫權當時派周瑜奪取了半個南郡和半個江夏郡,劉備當時和孫權商議以半個江夏換取半個南郡,當時的南郡顯然比江夏郡更重要,所以這件事對于東吳來說是一件賠本的買賣。但是在魯肅的勸說下,孫權還是把半個南郡給了劉備,東吳得到了整個江夏郡,也因此荊州瓜分完畢,東吳僅僅得到了江夏一郡。公元213年,劉備入蜀,第二年諸葛亮和張飛等人全部進入益州,所以關羽開始執掌荊州,
此時關羽管理的荊州擁有南郡(今荊州市)、長沙(今長沙市)、武陵(今常德)、零陵(今永州市)、桂陽(今湖南省東南部)五郡。相當于今天的湖南大部、兩廣、貴州、以及重慶部分地區,荊州最終歸屬劉備占據西川后,東吳欲奪取長沙、零陵、桂陽,并且向三郡派去了官吏。最終雙方發生沖突,劉備親自帶兵由益州增援關羽,此時恰好曹操奪取了漢中,直接威脅了劉備在益州的統治,所以劉備向孫權議和,并且約定好雙方以湘水為界。
3、三國時關羽失荊州時,諸葛亮在哪里?
被尊為一代武圣的關羽,在其聲望達到巔峰的時刻,卻也開啟了極速敗亡的命運,關羽失荊州時,諸葛亮在成都,為劉備攻漢中做后勤保障。公元219年8月下旬,關羽率荊州軍北上進攻曹魏大將曹仁駐守的襄樊,圍樊城、降于禁、斬龐德,威震華夏,卻在三個月之內又迅速敗亡,失荊州、走麥城,千百年來,對于關羽的敗亡諸葛亮應該負多大的責任一直爭議不休、莫衷一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