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這樣一畝地一袋復合肥足足夠用,還用不完呢。②時期同上,畝施三元素復合肥(大品牌,含量充足)60千克,畝追過磷酸鈣或花生專用復合肥15~25公斤,最好結合中耕施入土內,次年春季~萌芽前追施40千克尿素 20千堯中微量元素復合肥,澆一次催芽水。
1、蘋果樹使用復合肥一畝地多少合適?
謝邀回答蘋果樹使用復合肥的畝施量,雖然根據土質,樹種,樹齡和施用時間有千差萬別,但我們從蘋果樹種植的經驗中也規納兩種方案供大家參考,希望有益果農和讀者。現以畝產3000千克以上優質豐產蘋果樹為例,舉2例:①秋季采果后~落葉前,每畝施熟腐有機肥75O千克(40千克微生物菌肥) 三元素復合肥40千克,撒施后全園翻一次樹盤、澆一次封凍水,次年春季萌芽前追施25千克尿素 20千克中微量元素復合肥,洗一次催芽水,
夏季,果實膨大和著色期追施25千克硫酸鉀型高效膨果肥,促進著色和膨果,亦可防治黃葉、爛根病。②時期同上,畝施三元素復合肥(大品牌,含量充足)60千克,同上全園翻一次樹盤,澆防凍水。次年春季~萌芽前追施40千克尿素 20千堯中微量元素復合肥,澆一次催芽水,夏季果膨期及著色期每畝追施20千克高效膨果肥,促進膨果和著色,光潔果面,消黃葉,轉青綠。
2、玉米播種時一畝地用一袋化肥,如果不上追肥能減產多少?
一次去河南南部的一個城市,隨行的一個技術員小劉差點跟別人吵起來,起因是因為玉米種植的技術,這個技術員是在黃河北做種植。跟當地的種植戶聊起了有關玉米種植的一些技術,大家都是搞種植的,因為小劉是農校畢業,他跟當地種植戶聊天的時候發現,當地種植玉米竟然從來不追肥,從播種的一袋底肥之后,就不再去使用其他肥料,而且也不澆水,
小劉聽完之后感覺很不可思議,跟種植戶說,你們這種植方法太落后了,玉米一定要追肥,而且玉米后期增產應該用兩遍的藥,水肥一定要跟上等等,一會說了一大堆,種植戶聽完之后很不耐煩,說我們幾十年一直都是這樣種的。小劉還是不放棄,一直在批判他們的做法是錯誤的,最后雙方差點吵了起來,地域的差別,種植習慣不一樣是很正常的,而且不追肥也有不追肥的道理,豫南和豫北玉米產量確實有一定的差別,在豫南玉米高產也就1200斤左右,在豫北,玉米的產量能夠達到1500左右,但是這也是跟當地的自然條件有關系的。
豫北的水肥條件比較充分,玉米干旱的時候可以澆水,但是在豫南就不一樣了,灌溉條件不充分,只能靠天收,這種條件下追肥的意義也就不大了,加上現在控緩釋技術的出現,在播種的時候直接種肥同播,節省了很大的勞動力,很多管理不是太精細的種植區域也就不重視追肥了。追肥肯定要比不追肥的產量高,這是毋庸置疑的,具體的情況還是要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來決定,畢竟每個地區條件都不一樣,
3、一畝田水稻用多少肥料?
單季稻的生育期較長,產量較高,一般要生長90~120天,畝產500公斤以上。因此施肥量相對較高,但基肥氮的比例相對較低,約占50%左右,而且分蘗肥和孕穗肥并重,具體施肥方案是:基肥畝施尿素8~12公斤或碳酸氫銨20~30公斤,氯化鉀8~10公斤。也可以施用復混肥,畝施30~40公斤,基肥在插秧前整地時施入。
追肥分兩次,插秧后10~15天施入分蘗肥,畝施尿素8~10公斤,插秧后35~40天施孕穗肥,畝施尿素10~12公斤或碳銨25~35公斤,雙季稻又分前茬早稻和后茬晚稻。在施肥上要注意兩點:一是把兩茬作為一個整體,將磷肥主要給前茬,鉀肥主要給后茬,二是與單季稻相比,雙季稻生育期較短,一般不超過90天,產量較低,畝產多為400~500公斤。
所以施肥量比單季稻少,由于生育期短,養分吸收高峰相對集中而且提前,所以要重施基肥和前期追肥。孕穗肥可以適當少施,或只噴施一些葉面肥,具體方案是:基肥畝施尿素10~15公斤,或碳銨30~40公斤,過磷酸鈣或鈣鎂磷肥20~25公斤,氯化鉀8~12公斤,插秧后10~15天,施分蘗肥,畝施尿素5~10公斤或碳銨15~25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