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幾天股票感覺沒什么意思,也不懂就沒當回事,課外時間就賣電話卡U盤包大巴車帶學生出去一直到2007年暑假在洗車店打暑假工,車店老板炒股我才發現買的萬科股票收益快一百萬了。沒人知道,要把一萬通過投資股票翻倍到五百萬甚至一千萬都是可以實現的,買對股票應該要十年左右的時間吧。
1、有人說:十年前的三千點股票才二千來只,現在的三千點股票三千多只,這一樣嗎?
有人說:十年前的三千點股票才二千來只,現在的三千點股票三千多只,說明一個問題,那就是資本市場存量公司出現較大的擴容,尤其是去年IPO常態化發行了400多家新股,市場和投資者也是出現不少的不同聲音。一個市場應該是投融資平衡,就像美國是限制股份進入才是對投資者的最好保護,我們則更多強調發行更多新股支持實體經濟建設提高直接融資比重,因此IPO最大化是資本市場的職責,
所以股市擴容成為投資者和管理層永遠很難調和的一對矛盾。管理層希望IPO盡量快一點,投資者希望IPO盡量少一點,讓市場出現更多的上漲,管理層不是不希望股市漲,而是IPO壓力很重,在股指和IPO之間更加傾向于IPO,何況市場有一種聲音認為IPO與走勢無關,這種聲音最能得到管理層認可,一個市場一定時期內增量資金是有限的,不可能無限制增加的,IPO多了,市場資金難免不夠,流動性就成為市場一個焦點問題,股市就難免調整,投資者就難免有怨言。
2、如果2000年,不選定一只股票的情況下,隨意購買的一萬元的股票,現在的市值大概會是多少?
我2006年買了一萬塊的萬科,到2007年九月賬戶收益是一百多萬!知道我是怎么做到的嗎?那個時候我剛入大學,爸給了五千,哥給了三千,我暑假跟小舅在外面鋪油路賣苦力兩個月一千多(一天28.5大人都是30一天),加起來不到一萬作為學費和生活費,專業是經濟管理,生存都是問題,根本沒錢投資股票,但是我九月份注冊模擬賬戶,金額就設置一萬也不知道買什么?排在第一的是平安銀行,000002是賣房子的萬科,我在高中給自己制定的目標就是三十歲之前一定要在大城市買房買車!(高中課外就看經營管理類書籍,李嘉誠等傳記,野心勃勃啊!)就這樣我一萬全部買了萬科的股票!(當時我的眼界狹隘到都沒聽說過萬科!)看了幾天股票感覺沒什么意思,也不懂就沒當回事,課外時間就賣電話卡U盤包大巴車帶學生出去一直到2007年暑假在洗車店打暑假工,車店老板炒股我才發現買的萬科股票收益快一百萬了!到九月是一百多萬!如果拿到今年能不能到五百萬我不知道!這件事之后徹底迷上了股票,看的股票書籍比專業課都多,畢業論文都是寫的價值投資!07年的超級牛市到今天都沒有再出現過,未來十年有沒有這樣的超級牛市?沒人知道,要把一萬通過投資股票翻倍到五百萬甚至一千萬都是可以實現的,買對股票應該要十年左右的時間吧!比如早年買入一萬塊格力電器的股票,這些年的分紅收益接著買入持有到現在應該是幾百萬了吧!但是極少有人能這樣持股不動!今天的我回到2006年,讓我一萬實盤抄底一個牛股,百分百拿不到一百萬!在一場牛市的中后期我就清倉出來了!拿不到十幾年不動的,特別是后面資金量大了,一天的波動十幾萬,讓你做不到不看盤,只要你經常看賬戶波動,就一定拿不久!2014年大牛市,我五十萬在2012年抄底的,2013年底也沒賺到多少,很影響我加大資金接著抄底的信心,2014年四月就在光谷看房子,五月就首付四十四萬買了房子,開發商送了三年的免物業費加一萬的車位卷,我又加6.5萬買個車位,
就這樣五月花了五十多萬買房沒有加大資金抄底,沒想到六月瘋牛就啟動了!心里苦得無話可說,2012年抄底的五十萬給我帶來的快樂遠遠抵消不了這個地方沒有加大資金抄底的痛苦!整個2014年一股沒動!2015年年初老婆要生老大,我連自己的公司都是下午寶寶睡著了才能去一趟看看。到了五月我發現身邊的人很多都聊股票,連平時愛逛淘寶的員工都開始偷偷看股票!我感覺到風險要來了,再看賬戶一天上下波動小的時候也是幾萬,大部分時間都是波動十幾萬,真的是受不了,一咬牙就清倉了清倉三年來大盤又回來了!感謝上天!!接下來我就等見底滿倉買入目標股,然后不看股票,什么時候媒體都在歡呼牛市!吹我們的股市多么多么健康的時候,就是我回來清倉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