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明明在長江北岸,為什么很多人以為是江南城市。揚州在歷史上就是江南城市,現代一些無知的人,不認可揚州是江南城市,這些人根本不懂歷史,狹隘的以長江為界,劃分江南,歷史上很多文人墨客在揚州留下的膾炙人口的美妙詩句,“腰纏十萬貫,騎鶴下揚州”,“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無賴是揚州”,“十年一覺揚州夢”等等。
1、揚州明明在長江北岸,為什么很多人以為是江南的城市?
揚州明明在長江北岸,為什么很多人以為是江南城市?因為揚州本來就是江南城市。揚州在歷史上就是江南城市,現代一些無知的人,不認可揚州是江南城市,這些人根本不懂歷史,狹隘的以長江為界,劃分江南,揚州建城于公元前486年,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是著名的歷史文化古城,歷史上有過多次繁榮,唐朝達到鼎盛時期,成為當時中國最繁華的大都市。
歷史上很多文人墨客在揚州留下的膾炙人口的美妙詩句,“腰纏十萬貫,騎鶴下揚州”,“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無賴是揚州”,“十年一覺揚州夢”等等,歷代不少帝王下江南到過揚州,隋煬帝更是死于揚州,康熙多次到揚州,乾隆更是六次下江南,五次到揚州。有一部電視連續劇《李衛當官》,描寫了當時揚州鹽商的富裕,李衛被派到江南的揚州做官,為朝廷收稅,
古代江南,指的是長江中下游的長三角地區,整個長三角區域都是屬于江南。現在的一些無知狹隘之人,一點歷史知識都沒有,誤以為長江以南的部分城市才是江南,自認為以長江為界劃分江南,簡直貽笑大方,十分可悲,不但歷史上揚州屬于江南,當下有文化,有素質,有素養,有內涵的人都認為揚州屬江南,北方人更認為揚州屬江南。那些以長江為界,以現代的標準細分江南的人是無知的,只認可幾個少數城市屬江南是狹隘的,不承認歷史是可悲的,盲目自大是可笑的,
2、南水北調,已通水,長江水位超警戒水位,為什么不向北方多補水?
南水北調取的是淮河流域的水,其中通水的中線工程取水點在位于河南南陽的丹江口水庫,距離長江流域還真有點遠。此次洪水發生地大多數都是長江以南,而安徽南部雖然有長江流經,但已經到了下游,靠自流水根本不可能往北方補水,每次洪水都是這樣,一般自武漢開始往下游,或者是長江以南地區。這些年已經很少聽到黃河防汛的緊張了,也是,黃河平常都是幾乎干的,即使在汛期,我們到柳園口跟前也很難看到那種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的壯觀,
3、京杭大運河淮安段水位上升,揚州水運逐步恢復正常,你怎么看?
入夏以來,因為蘇北地區遭遇干旱天氣,自然降水偏少,灌溉用水增多,導致河道水位下降。交通海事部門表示今年為三十年一遇的“內河抗旱、長江防汛”水文現象,一方面,長江里的船為躲避潮汛,紛紛盡早轉入內河;但運河江蘇段卻遭遇枯水,航道通航能力急劇下降。京杭大運河淮安船閘下游最低通航水位是6米,從6月初以來,淮安船閘往南下游20公里到寶應附近的航道水位一直偏低,不能滿足通航需求,因此造成大量船只滯留。
不僅在淮安船閘的上游船多排隊,在下游一直到邵伯船閘都有停在河邊等待過閘的船只,據船閘所工作人員統計,總的待閘船舶數量超過5000艘,進入7月中旬以來,江蘇迎來新一輪降水過程,運河淮安段水位有了顯著提升,航運逐步恢復。作為江河交匯的施橋口門,也逐漸解除交通管制,施橋海事所副所長朱生良介紹,從積壓1000多艘船舶,到現在還有500多艘,目前等待的船舶已經恢復正常,航道內也沒有更多積壓的船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