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之,除了上述產業基礎、科教優勢、生態宜居等措施外,武漢應該舉全市之力,以服務中部六省為目標,在中央和中部六省的支持下,真抓實干,大城崛起,一步一個腳印地建成中部第一城。中部武漢、鄭州、長沙競爭會愈演愈烈,三個城市發展潛力均非常大,如果想把武漢建設成中部六省第一城,恐怕要從多方面入手才能達成心愿。
1、武漢青山區的房子怎么樣?
謝謝邀請!雖然是本地人,但從小在漢口長大發展,所以對青山房產不敢妄加評論。既然來了就聊點隔江的觀點可好?說青山就饒不過武鋼,青山居民很多都是武鋼的職工或職工家屬吧,所以青山有一股其他區不具備的氣質和氛圍,武鋼效益好的那些年,收入高又是國企鐵飯碗,展現的是傲氣;這些年武鋼走下坡路,鋼鐵不景氣加上裁員潮,暮氣沉沉,好多武鋼人都另謀出路了,干哪行的都有,但也混的蠻好,給青山的朋友們點個贊!說遠了,說回房子!定性的來談哈青山的房子,
房產離不開地段、配套,民生配套醫院,學校,民生消費的商圈,青山有武鋼三中、眾園廣場,醫院說不上來,所以這跟前的房子肯定好;另一個配套就是產業配套,人們可以賺錢的市場、產業園、商務區等等,好像除了武鋼就沒有特別有名的。這幾年隨著歡樂大道東進發展,青山濱江商務區概念的炒作,可能會有改觀,不過難得吸引其他區的人來發展(哪個區沒有幾個概念),而吸引外來人口能力又比不過其他區,特別是鋼廠的煙囪,離近了健康說沒有影響誰信呢,花山新城都感覺離得不夠遠啊。
2、在城市發展方面,武漢與南京相比怎么樣?
我是武漢人,有幸在南京居住了12年至今,兩個城市相比,在交通方面,南京南高鐵站與武漢和漢口站相比更加方便,設計更加人性化,城市建設更有秩序,地鐵方面南京里程數大于武漢,但南京這幾年建設的地鐵大部分在往遠郊發展,市區站點和線路的規劃方面沒有武漢科學,地鐵建設武漢在迎頭趕上。經濟發展的活力方面,南京處于長三角底子比較好,但這幾年在吃老本,政府務虛多,經濟發展方面沒有看到落地的政策;反觀武漢這幾年政府在經濟發展中沖勁十足,政策較接地氣,
武大華科在雷軍陳東升張小龍等知名創業人士的帶領下充滿激情,在看金陵的南大東大略顯沉悶。生活的休閑度方面我認為武漢完勝南京,武漢天地老漢口租界的咖啡館,武昌曇華林的小店都很有特色,過早宵夜非常豐富,極具煙火氣,南京在餐飲休閑方面整體水平需要改善,1912的酒吧和朋友去過兩次蠻失望的,排隊的餐廳不多,可能大家還是習慣回家吃飯吧。
3、武漢中部第一城毫無爭議,那么第二城會是誰?
中部武漢、鄭州、長沙競爭會愈演愈烈,三個城市發展潛力均非常大,經濟,武漢全國第九,14847億。長沙全國第十四,11000億,鄭州全國第十六,10143億。教育,以在校大學生數量看2016年,武漢94萬,鄭州88萬,長沙59萬,看看廣州,長沙只要人口上去,會很快趕上。人口河南9559萬,鄭州1013萬,
鄭州可能發展為超2000萬的超大城市。湖北5900萬,武漢1061萬,湖南6860萬,長沙743萬。長沙人口少,人均GDP高,首位度省會占全省人口比例鄭州、長沙占全省人口比例偏低,在強省會時代,發展潛力巨大。省會占全省經濟比例鄭州、長沙同樣占比較低,吞并周邊縣市,集聚產業,潛力巨大,交通三個城市均是京廣大通道重要節點城市。
鄭州是歐亞陸橋中線與京廣線交匯,武漢是長江與京廣線交匯。長沙是歐亞陸橋南線與京廣線交匯,三個城市均是重要交通樞樞紐。武漢只是先行了一步,三個城市誰將是第一,后續競爭會能激烈,武漢在交通上與鄭州、長沙比較并沒有優勢。長沙合并株洲,北鄭南株地位很難撼動,人口上,強省會時代,鄭州、長沙同樣潛力巨大。長沙爭取國家中心城市競爭力不弱,獲批性很大,
4、武漢是一座中部城市,他與沿海城市比較,實力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