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年,信陽發展并沒有一味求快,而且充分挖掘了本地文化資源,無論從城市規劃還是具體建設當中,信陽發展并沒有以犧牲生態環境為代價,而是把城市發展和山水景觀一起協調發展。所以在經濟發展上,信陽的發展實力僅為全省水平的中間位置,總體水平一般,其實這也不難理解,地處河南省最南端的信陽,距離鄭州約350KM,而距離武漢僅200余公里,想要享受省會鄭州的發展紅利已是遠水接不了近渴,而想夸省份享受武漢的發展輻射也是望梅止渴,所以信陽的發展確實有自己的瓶頸障礙,而看看稍近的駐馬店和平頂山還排在信陽之后,可以想象信陽取得現在的成就已經實屬不易。
1、如何評價河南信陽的發展現狀?
信陽,河南省地級市,位于河南省南部,是鄂豫皖三省通衢之地,是東西南北經濟文化重要的通道。信陽最近幾年城市建設和經濟發展可以用飛速發展來形容,這些年,信陽發展并沒有一味求快,而且充分挖掘了本地文化資源,無論從城市規劃還是具體建設當中,信陽發展并沒有以犧牲生態環境為代價,而是把城市發展和山水景觀一起協調發展。
根據我了解的信息顯示,《信陽城市總體規劃2013——2030年》中,信陽城市定位為:鄂豫皖交界地區的區域中心城市,中原經濟區新興產業基地和山水宜居城市,預計到2030年,信陽中心城區將達到185萬人,建設用地185平方公里,發展方向總體向東,適度向南、北發展。信陽城市未來發展目標是把信陽建設成為公路、鐵路、航空、水運符合方式,客運和貨運功能協調的區域性綜合交通樞紐,
以地方特色產業,和外來轉移型產業為動力,形成中原經濟區新興經濟增長發展模式。以旅游觀光休閑度假和健康養生產業為新的經濟增長點,以三化協調和四化同步為核心的中原經濟區經濟改革試驗區。以淮河源頭和大別山區生態保護為重點的中原生態安全屏障,未來的信陽,發展潛力巨大,將是河南省南部一顆璀璨的明珠。希望我的回答能給題主作為參考,
2、河南信陽素有魚米之鄉的稱呼,為什么經濟發展一直不太行?
魚米之鄉很誘人,但是懂得經濟的人都知道,魚米之鄉只是單一的農業經濟,信陽如果實現經濟騰飛,必須有帶動信陽發展的工業。信陽魚米之鄉,歷史上很吸引國家大型企業,如三線建設期間,曾有六個國家級大企要落戶信陽,其中有一個是二汽,均被無理由拒絕,太不可思議了,這個人大家可以查信陽發展史,試想,不要說六個國家大企,一個二汽在信陽,信陽市濟可想而知。
3、信陽對河南的影響力有多大?
信陽對河南的影響力有多大?從提問者的角度來看,這是想要深入了解信陽和河南,看一座城市對全省的影響力大不大,主要取決于這座城市在省里的定位以及未來規劃布局。信陽在河南省被規劃為中原城市群南部高效生態經濟示范區成員城市,也就是中原城市群輻射層的城市,理論上分析,河南省目前的主力在中原城市群,推動中原城市群成為全省最具現代化的連片地區。
4、你有沒有接觸過河南信陽人?在你的印象里是怎么樣的?
河南鄭州人,大學時同學有一部分信陽人,畢業后去過信陽,做生意也接觸了一些信陽人,簡單表達下自己的觀點,如有冒犯,謹表拙見,信陽地處秦嶺淮河以南,算是南方,人口和所轄區縣相對較多(人口600多萬,兩區八縣),南側與湖北相連,東側毗鄰安徽。三省通衢,交通便利,單就河南整體區域來說,信陽應該是自然環境最宜居的。
信陽人一般認為自己是南方人,身邊的朋友說起來也經常說“你們北方大漢”等等詞匯,確實,地域心理歸屬這一塊確實有很大的差異。而且信陽光山和新縣說話口音很詭異,跟普通中原官話有很大的區別,河南本地人基本就是完全聽不懂,信陽外出的人特別多,省內外出人口僅次于南陽和周口。600多萬人,地形又多丘陵山崗,農業不怎么有出路,所以外出闖生活的人非常多,
信陽人又相對喜歡溫潤的氣候,所以一般選擇臨近的湖北,安徽合肥或者蘇州、杭州、上海等地。信陽人勤勞精明,所以在外做出事業發家落戶外地的特別多,回到主題,簡單說幾點我眼中的信陽人的特質,1.信陽人特別注重飲食,跟豫北地區早中晚都可以是一碗面不同,信陽人早上熱干面,中午或者晚上如果有條件必然四菜一湯,還特別喜歡吃燉鍋,臘肉,鴨鵝,魚都是他們心中至愛,他們可以不喝毛尖,但飲食質量必須要高,飲食在他們生活中占據非常重要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