瀘州是四川第二大酒城(第一酒城是宜賓),其支柱產業就是白酒業,其他方面不具實力,所以瀘州的GDP一直在四川處于第六的位置,瀘州處于四川南部,位于中國赤水河畔的酒三角,因為交通欠發達(特別是鐵路)發展經濟受阻,如果瀘州今后大力發展交通、旅游,瀘州將會跨越式發展,特別是未來的瀘(州)遵(義)高鐵的開通將會提升瀘州在四川的位置,有可能成為四川的第二城。
1、在外地人眼里四川怎么樣?
我出生在四川,到十八歲考大學離開后就一直在外地生活了四十二年,算個外鄉人了,去年退休了,今年春節回四川呆了半個多月,可能是人一上了年紀,看見家鄉的父老、哥哥、姐姐、發小、小初高的同學,乃至一草一木都分外親切。在外地呆久了,過春節的保留節目打《血戰到底》、《血流成河》都打不過親戚朋友,不過輸點錢也高興,在打麻將的過程中輕松擺龍門陣談這些年家鄉的變化、談人生過程、談兒女孫子等很是暢快!我的家鄉四川曾經作為中國第一人口大省,在我七七年離開時人口就過億了,那時的面積有五十多萬平方公里,大于法國的面積,
地理上地形地貌相差很大:有高達七千米的橫斷山脈主峰貢嘎山,有廣闊的川西高原藏區,有沃野千里的成都平原,有連綿的成渝及川南丘陵,南接云貴高原,中間是我國四大盆地之一,是名符其實的聚寶盆!所以四川的自然景觀奇特又多樣,旅游大省的確不是浪得虛名:九寨溝、黃龍彩池、峨眉山、樂山大佛、廣漢三星堆蜀都遺址、蜀南竹海、閬中古鎮、海螺溝冰川、紅原、亞丁、巴中光霧山、女皇故里廣元、川藏公路、劍門古蜀道等景觀定能滿足川外朋友的旅游選擇!更有長江、黃河兩大母親河的滋養,哺育著中華文明的另一個源頭蜀文化的發展壯大與華夏文化匯流,所以四川是個既有傳統文化特色又兼納外來文明的融匯之地。
四川人吃辣的歷史并不長,吃麻才是正宗傳統,大家可以查一下辣椒的原產地在南美洲,傳入中國才三百年,可四川人接觸到以后與傳統碰撞出了個中國最大的菜系:川菜,外地朋友初到四川肯定會去品嘗一下,吃得嘴皮發的不在少數!要說四川就肯定少不了成都這個主角。自從重慶劃直轄市后就形成了成都一城獨大的局面,回看原來較強的省份都至少有兩個經濟中心,說成都吸血才是割斷歷史的笑話!在西南山區有成都平原這塊寶地從而形成區域政治、經濟、文化、對外交流中心、軍事重鎮等是很自然的事。
要體檢四川的生活,成都是最理想的去處:吃川菜飽口福,在街頭打望美女滿足幻想,逛古街名勝發思古之幽情,去環球中心看現代城市建筑,去農家樂體驗川西鄉村風情,逛春熙路追趕現代時尚,去都江堰看水利工程奇跡,去杜甫草堂與詩圣pK一下詩和遠方,去武侯祠憑吊一代智慧名相諸葛亮,去望江樓親手制作薜濤箋送朋友,去文殊院品天下絕美素席,去桂湖看狀元樓體驗《滾滾長江東逝水》的壯闊胸懷,去九眼橋參加快閃唱一回《成都》,去大熊貓繁育基地親親國寶等等,
在成都總有你對口味的選項!再說一下四川人流動的問題。這是自秦漢以來就在不斷加強的社會現象,難于上青天的古蜀道與長江三峽天險從來沒有阻斷過川人探索外界的腳步,人口流動社會才有活力,四川人口那么多,大部分人能吃苦耐勞,出去闖世界的傳統現在更加強烈,有好多人己闖到國外做項目、經商了,但只要是川人四川這個心靈依托的故土是不會放棄的,一到春節回川的客流使高鐵、機場、高速公路擁擠不堪,這種現象正說明川人愛川,愛這片熱土!身在川外的四川人心底珍藏著峨岷雪浪、巴山云雨、錦江春色!。
2、瀘州在四川處于什么地位?能不能成為成渝第三城?
瀘州是四川第二大酒城(第一酒城是宜賓),其支柱產業就是白酒業,其他方面不具實力,所以瀘州的GDP一直在四川處于第六的位置,瀘州處于四川南部,位于中國赤水河畔的酒三角,因為交通欠發達(特別是鐵路)發展經濟受阻,如果瀘州今后大力發展交通、旅游,瀘州將會跨越式發展,特別是未來的瀘(州)遵(義)高鐵的開通將會提升瀘州在四川的位置,有可能成為四川的第二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