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退休后活到70和80的錢一樣嗎。81年出生,等到65歲退休(不敢想象60歲退休了),預計社保能夠繳費40年,這種情況下退休后養老金不會太低,綜上所述,繳納社保的人退休后,活到70歲養老金肯定比60歲要高幾百元,活到80歲肯定比70歲又要高幾百元。
1、對于苦逼的80后我們,社保一直交到退休,退休后能拿多少退休金?
1981年出生,等到65歲退休(不敢想象60歲退休了),預計社保能夠繳費40年,這種情況下退休后養老金不會太低。目前,我們的養老金計算公式主要包括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等三個部分,由于我是2000年以后參保的,不涉及到過渡性養老金,又不是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沒有視同繳費年限,因此養老金構成主要包括兩部分相對簡單。
養老金計算公式設計的相對科學,反映了繳費年限、繳費基數,還跟退休年齡相掛鉤,由于跟社會平均工資相掛鉤,相應的養老金購買力的保值、增值能力有明確的保障。按照養老金計算公式,我按照60%基數繳費40年,基礎養老金可以領取32%的退休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個人賬戶養老金的話,看個人賬戶的余額了。現在是按照每月繳費基數的8%記入個人賬戶,逐年積累的余額等待退休時,除以退休年齡確定的計發月數,
目前60歲是139個月,50歲是195個月,65歲是101個月,不過由于人均預期壽命的增長有關計發月數肯定會增大。但是,不管怎樣計算,每月領取10%~15%的社平工資還是有可能的,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能夠領到45%左右的社平工資,大約是什么概念呢?如果是北京、上海1萬元的社平工資的話,能夠領取4500元左右。
2、社保退休后活到70和80領的錢一樣嗎?
社保退休后活到70和80的錢一樣嗎?當然是完全不一樣的,從養老金的投資回報率來分析,活的時間越長越劃算,如果同一個人,活到70和活到80相比,養老金的差別是非常大的,目前我國養老金的計算,特別是個人賬戶養老金的計算,是按照人均壽命71歲的來測算的,通過這個測算方式,確定個人賬戶養老金的計發月數。其中對于60歲退休的人員計發月數最少,只有139個月,而對于50歲辦理退休的女職工,計發月數最高,達到了195個月,但是由于個人賬戶資金余額是一個固定值,所以計發的月數越少,相對來講,個人賬戶養老金就會越高,到了70歲以后,個人賬戶養老金部分的計發月數基本領取完畢,但是個人賬戶養老金不會停發,而是由統籌賬戶資金繼續支付直到死亡為止,所以說年齡越大,領取養老金的時間越長,
從2005年,我國開始對退休人員養老金進行調整,前10年基本上都是按照10%的比例進行調漲,之所以前10年要按照10%的比例調整,主要是前10年我國經濟處于高速增長階段,加之以前退休人員的養老金比較低,所以按照10%的比例進行調整,無論是養老保險基金的承受能力,還是國家財政補助的壓力,都是可以承受的。
從2016年開始,調漲的比例逐步穩定的5%,當然5%這個壓力也是比較大的,畢竟退休人員養老金基數提高了,實際上每年增長絕對數和前10年是差不多的,在養老金調漲時,有一條原則叫“適當傾斜”。這個適當傾斜包含了兩方面的內容,一是向艱苦邊遠地區退休的人員傾斜;二是向高齡老人傾斜,綜合這幾年退休人員調漲的情況來看,一般70歲,80歲都是不同的門檻。
比如重慶市2019年養老金調整政策中,對于1953年底之前參加工作的人員每人每月增加20元,也就是年滿80歲以上的老人每人每月增加20元;四川的調整方案對年齡滿70歲以上的老人每月增加40元;江蘇省的調整方案是對于年滿70歲的老人每人每月增加15元,75歲以上每人每月增加25元,80歲以上的每人每月增加45元,
綜合各地的調整方案,有一個共同的特征,就是年齡越大,傾斜的比例也就越大。綜上所述,繳納社保的人退休后,活到70歲養老金肯定比60歲要高幾百元,活到80歲肯定比70歲又要高幾百元,主要原因有兩個,一是養老金調整的常態化機制日益成熟,已經常態化,機制化;二是養老金要向老人傾斜,年齡越大傾斜的比例越大,所以如果是同一個人活到70歲和80歲領取的養老金是完全不一樣的,而且差距還非常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