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重慶市主城區域行政區劃調整方案
截止至2018年,重慶市主城區包括渝中區、江北區、南岸區、九龍坡區、沙坪壩區、大渡口區、北碚區、渝北區、巴南區,即通常所稱的“主城九區”。
一、渝中區
渝中區,位于長江上游地區、重慶大都市區,屬重慶主城九區之一。地處在長江、嘉陵江交匯地帶,由于兩江環抱,形似半島,又名渝中半島。
二、江北區
江北區隸屬于重慶市,是重慶主城核心區之一。地處長江、嘉陵江兩江之北,自西向東呈長條型帶狀分布。1955年,重慶市區劃調整,更名為江北區。
三、沙坪壩區
沙坪壩區隸屬重慶市,是重慶主城區、重慶大都市區,位于重慶市西南部。 沙坪壩區自周朝巴國屬地起,已有3000余年的歷史,融巴渝文化、沙磁文化、抗戰文化、紅巖文化于一爐,是紅巖精神的重要發祥地;是重慶市科教文化區,重慶大學城位于沙坪壩區西部。
四、北碚區
北碚區是重慶主城區,重慶大都市區之一,地處重慶市西北部,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事先規劃、逐步按計劃建設的經濟開發區。因有巨石伸入嘉陵江中,曰碚,又因在渝州之北,故名北碚。
五、巴南區
巴南區屬重慶主城區、重慶大都市區,地處重慶市西南部,前身是名邑巴縣,商代時巴人就在此立國建都。1994年12月撤縣建區。
參考資料來源:百科-重慶主城區
6. 重慶市行政區劃分調整
根據行政區劃分。
渝A和渝B是主城區、渝C是永川、渝F是萬州區、渝G是涪陵、渝H是黔江。不過從2018年開始,重慶不再按行政區域劃分號段,后面上的重慶車牌,無法按照原規則來識別代表的地區。
所以現在開始,渝A、渝B、渝C、渝D……它們之間再沒有什么區別了。在整合機動車號池后,市民選號的機率變得更均等,而且新車上牌由以前的30選1改成50選1操作。
7. 最新重慶行政區劃調整
不會。
地區之間的區劃調整,是在國家相關部門的統一規劃下進行的。
利川在經濟上與重慶有互補關系,兩地經濟往來十分緊密。加之兩地在民風、民俗和生活習慣等方面都十分相近,同時利川離省會城市武漢有十余小時車程,而離重慶主城則只有約6小時距離,老百姓要求把利川劃歸重慶的愿望是善意的。
8. 重慶行政區域重新劃分
1997年分家的
分家作用
一、發揮重慶的區位優勢,輻射西南,帶動長江上游的發展。重慶是長江上游最大的城市,它的區域位置有著明顯的區位優勢。和經濟政治優勢,經濟體量靠前,直轄后能夠輻射區域經濟的發展。
二、有利于解決四川人口過多和行政區劃過大給行政管理和發展帶來的困難四川省面積太大,有五十七萬平方公里,人口眾多,在當時已達到一點一億。直接管轄的地級城市政區有二十三個,縣及鎮區有二百二十一個,并不便于有效管理。而城市的合理規劃和管轄直接影響著城市的發展。重慶市人口是區域內人口最大的城市,密集度是經濟發展的基礎。人口也是劃分直轄市的硬性標準。
三、利于三峽工程的建設和完成移民任務。三峽庫區的移民搬遷工程,如果單獨成立三峽省重新建立管理體系是一件非常難的事情。對于新建城市的發展也非常具局限重慶當時在四川省為非省會城市,但城市和人口規模、經濟體量、綜合實力靠前,把重慶市直轄出來,不影響成都省會城市職責。
9. 重慶區劃調整最新方案
重慶行政區劃 一圈兩翼 重慶市目前共有40個區縣 主城九區:渝中區、沙坪壩區、江北區、南岸區、大渡口區、九龍坡區、巴南區、渝北區、北碚區 一小時經濟圈圈:主要包括主城九區,以及永川區、江津區、合川區、雙橋區、萬盛區、南川區、涪陵區、長壽區、潼南縣、銅梁縣、大足縣、榮昌縣、璧山縣、綦江縣(共23個區縣 ) 渝東北翼:萬州區、城口縣、巫溪縣、巫山縣、開縣、云陽縣、奉節縣、梁平縣、忠縣 、墊江縣、豐都縣(共11個區縣) 渝東南翼:黔江區、秀山縣、酉陽縣、石柱縣、彭水縣、武隆縣(共6個區縣)
10. 重慶市行政區劃調整方案文件
重慶區域劃分如下:
1、渝中區全域和大渡口區、江北、沙坪壩、九龍坡、南岸區5區處于內環以內的區域,約297.5平方公里。
2、包括大渡口區、江北區、沙坪壩區、九龍坡區、南岸區處于內環以外的區域以及北碚區、渝北區、巴南區全域,約5275.5平方公里。
3、涪陵區、長壽區、江津區、合川區、永川區、綦江區、南川區、大足區、銅梁區、璧山區、潼南區、榮昌區、及萬盛、雙橋經開區,約2.32萬平方公里。
4、萬州區、梁平縣、城口縣、豐都縣、墊江縣、忠縣、開縣、云陽縣、奉節縣、巫山縣、巫溪縣11區縣,約3.39萬平方公里
5、黔江區、石柱縣、秀山縣、酉陽縣、武隆縣、彭水縣6區縣(自治縣),約1.98萬平方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