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新一線城市行列中,江蘇就有蘇州、南京和無錫三座城市來。常州、南通、徐州江蘇的三線城市有,要說江蘇哪個城市哪個進入新一線,首先我們來看看2018年中國城市商業魅力排行榜顯示,北上廣深四城是公認的全國四個一線城市,蘇州是二線城市中的頂尖水平,也有一些機構把蘇州評為“新一線城市”。
1、江蘇最強二線城市有哪幾個?
江蘇一共5個二線城市,分別是無錫、常州、南通、徐州、揚州。其中無錫是今年剛被昆明給擠到二線的,對此我認為第一財經的評分很有問題,刻意給中西部城市提分的意味明顯。無錫也因此成為萬億俱樂部當中唯一一個沒能成為新一線的城市,但即便如此,無錫目前也是排在二線之首。論綜合實力,江蘇的二線城市唯獨徐州與無錫有一拼,但無錫在經濟方面的領先優勢非常大,所以即使綜合實力徐州與無錫相當,可經濟層面懸殊過大,總體排名還是弱于無錫,
2、江蘇非常富裕的城市有哪幾個?
這個問題本身容易引起歧義,因為省份的發展,絕對是包含省內所有城市,而不單單僅指某些經濟發達的城市。的確,江蘇的經濟發展南部和北部不均衡,南部更加發達,有很多經濟強悍的城市,比如蘇州,無錫,常州,南京等,但是北部城市也絕對是強有力的支撐,如果撇開北部城市不談,江蘇的綜合實力肯定不可能排在國內首位,富裕程度便也是相應的,
江蘇省雖然沒有一線城市,但是卻擁有很多老牌兒經濟強市,比如南京在全國綜合實力強勁,屬于拔尖的城市行列,蘇州更是是全國經濟第一地級市,甚至超越東部很多省會城市。改革開放以后,長三角率先發展,尤其是蘇州南部,率先引進外資成立了很多外資企業,加之民營企業也隨之崛起,這促使蘇南城市的經濟迅速超越全國大部分地區,所以蘇南城市富裕原因在此,
雖然蘇南城市對經濟貢獻值的確很大,但蘇北同樣也不差,蘇北的發展是因為省內有蘇南城市相比較,所以才顯得發展一般,其實放眼全國,又有多少城市能與蘇北城市相比較。況且當年蘇南城市發展起步之時,有很多的人口來自于蘇北,可以說蘇南和蘇北包括后期成立的蘇中經濟區,三者是相輔相成的關系,又不是打天下,沒有功高蓋主的說法,更沒有城市說,都是兄弟,
3、江蘇省哪個城市能進入新一線?
江蘇是我國的經濟強省,2018江蘇GDP高達92595.4億元,穩居全國第二。江蘇省內經濟強市林立,全省13個省轄市的GDP都進入了全國前100名,其中有9個城市進入全國城市GDP前50名,要說江蘇哪個城市哪個進入新一線,首先我們來看看2018年中國城市商業魅力排行榜顯示,北上廣深四城是公認的全國四個一線城市。
而15個新一線城市行列中,江蘇就有蘇州、南京和無錫三座城市來,江蘇的二線城市有:常州、南通、徐州江蘇的三線城市有:鎮江、揚州、鹽城、泰州、連云港中國城市商業魅力排行的評選并不是以GDP來論英雄的,而是依托商業資源聚集度、城市樞紐性、城市人活躍度、生活方式多樣性和未來可塑性五大指標評選出來的,數據還是比較全面的。
4、蘇州屬于幾線城市?
蘇州是二線城市中的頂尖水平,也有一些機構把蘇州評為“新一線城市”,這也反映了蘇州真實的地位,那就是雖低于四大一線城市,但要高于大部分二線城市,和南京、杭州、武漢、天津這些中心城市一個級別。無論是蘇州、杭州、成都、天津,所有的二線城市,都比不上一線城市,這是不容否認的事實,但是在二線城市中,蘇州的經濟實力絕對領先,人均GDP全國所有城市中排第二(二線城市中全國第一)。
如果真正比較財政收入、人均GDP這些硬指標,在全國范圍內,蘇州是唯一可與北上廣深抗衡的非一線城市,作為一個普通地級市,和一個擁有1300萬人口的特大城市,蘇州仍然擁有人均16萬的GDP,蘇州對國家的貢獻值要絕對高于北京和上海,全國范圍內僅次于深圳。所以,城市級別不能代表一切,蘇州就是蘇州,不需要分級來證明。